即萌渚岭。五岭之一。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南、贺县西北、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。唐杜佑 《通典·州郡》: 道州 “有甿渚岭,今谓之白芒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富川县: “东北有甿渚岭,即临贺岭,与湖广
①即今湖南炎陵县东南四十里水口镇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酃县图:县南有水口墟。②即今广东阳山县东南三十里连江滨水口镇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阳山县图:县东南有水口墟。③即今广东惠阳市(淡水镇)东北,东
在今四川渠县东北土溪乡西北赵家坪(碑亭村)。据《后汉书·冯绲传》 载:焕在安帝时为幽州刺史,建光元年(121)被陷下狱,其后事虽辨明, 已病死狱中。安帝“赐钱十万, 以子为郎中”。此阙当建于建光元年或
1947年改民丰设治局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民丰县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、昆仑山北麓、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,南接西藏自治区。属和田地区。面积5.75万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,有维吾尔、汉、回、柯
在今甘肃崇信县西铜城乡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151渭州潘原县: “铜城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。”
即斡端。今新疆和田市。元耶律楚材《西游录》:“高昌之西三四千里有五端城,即唐之于阗国也。”又作忽炭、斡端(《元史》)。《西游录》作五端。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。
元至正初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北鹤峰县东北四十四里下坪镇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 废。永乐五年 (1407) 复置,属容美宣抚司。清初废。元至正初置,治今湖北省鹤峰县东北留驾司。明洪武十四年(1
①在今辽宁朝阳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》: 林泉禅寺 “在朝阳县东南月华山。有元大德九年碑。本朝雍正十一年重修”。②旧名土圣寺。宋建。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南三十里水油沟村北。寺前有古塔,形制奇特。
唐武德七年 (624) 置,属南龙州。治所在今云南易门县境。贞观十一年 (637) 属钩州。天宝后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置,治今云南省易门县境。属姚州。南诏时废。
元围襄樊时置,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东津镇。《元史·阿术传》: 至元九年 (1272),“阿术追战至柜门关,擒 (张) 贵”。即此。明称东津渡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