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山河
即今山东乳山市西乳山河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33: “乳山河在(海阳) 县东五十里。” 上源曰玉林河,发源于牟平县南分水岭,西南流会夏村河,至乳山口入海。
即今山东乳山市西乳山河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33: “乳山河在(海阳) 县东五十里。” 上源曰玉林河,发源于牟平县南分水岭,西南流会夏村河,至乳山口入海。
即今云南宾川县治牛井镇。明景泰《云南志》卷5:“其在海东牛井者曰小白夷,服食器用与汉、僰不同。传云段氏时,海东地广民稀,又炎热生瘴疠,乃于景东府移此白夷以实之。”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五》:“又西一里
元代诸王封国。元太祖弟哈赤温子按只台 (又译按赤台) 受封,子孙世袭。其后王封济南王,主其国事。受镇守太祖大斡耳朵的晋王节制。辖境约有今内蒙古东、西乌珠穆沁旗及蒙古国东方省东南部。其驻营地当在兀鲁灰河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东舞阳县置,属显州。治所在今河南舞钢市东。大业初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东舞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舞阳县西南、泌阳县东北。属淮安郡。大业初废。
元置,属新添葛蛮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北七十里。明初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独山县。属新添葛蛮安抚司。明初废。
殷都。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。《尚书·盘庚》: “盘庚五迁,将治亳殷。” 郑玄注云:“商家自徙此,而号曰殷。”
即今福建长泰县北林口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长泰县: 林口隘在 “县北五十里。又县西北有鸬鹚、 下翁等隘; 县东北有上宁、 磨、 白桐等隘; 县东南为朝天岭隘,俱有民兵戍守”。
在今广东台山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新宁县:仓步营在“县(今台山市)东四十里,东北至新会县之赤水口营三十里。相近者又有水流径营。《志》云,旧防新宁上朗、张也、恩平、交径等山贼”。
俗称中公旗。清顺治五年(1648)建旗,属乌兰察布盟。治所原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哈德门村。后迁治本坝太庙。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,1928年属绥远省。1952年与乌拉特后旗合并,改设乌拉特中后联合旗,
即今福建闽侯县(甘蔗镇)西北之大穆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:大目溪在“府西北五十里。出古田县界,其南为小目溪,出永福县界,皆西北流,注于马渎江”。
①一名沙河石桥。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。《新五代史·四夷附录·契丹》:“(兀欲)与其祖母述律(太祖皇后)相距于石桥。述律所将兵多亡归兀欲。兀欲乃幽述律于祖州。祖州,阿保机墓所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8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