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乾州

乾州

①唐大历三年 (768) 置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招武县 (今四川茂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西部地。后废。

②唐乾宁元年 (894) 置,治所在奉天县 (今陕西乾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乾县、武功、周至、礼泉等县地。其后渐小。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废。政和七年 (1117) 改置醴州。金天德三年 (1151) 复名乾州。元属奉元路。明属西安府。清雍正三年 (1725)升为直隶州。辖境相当今陕西乾县、武功、永寿三县地。1913年降为乾县。

③辽乾亨四年 (982) 置,治所在奉陵县 (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南十二里观音洞附近)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乾州: “以奉景宗乾陵”,故名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南部、盘山县以北一带。金天会八年 (1130) 废。

④清康熙三十九年 (1700) 改镇溪军民千户所置,属辰州府。治所即今湖南吉首市西南十五里乾州。四十七年 (1708) 改为乾州厅。


(1)唐大历三年(768年)以诸羌之地置,治今四川省茂县西,属茂州都督府。后废。(2)唐乾宁二年(895年)置,治奉天(元废入本州,今陕西乾县)。辖区约今陕西省乾县、武功、周至、礼泉等县地,其后渐小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废。金天德三年(1151年)复改醴州置。清雍正三年(1725年)升直隶州,辖区约今乾县、武功、永寿等地。1913年废。(3)辽统和三年(985年)置,治奉陵(今辽宁北宁市西南双台子)。属东京道。辖区约今辽宁省北宁市和义县南部地区。金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益州路

    北宋咸平四年 (1001) 分西川路置,治所在益州 (今四川成都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邛崃山以东,大渡河以北,龙门山西南及沱江以西大部分,以东一小部分地区。嘉祐四年 (1059) 改为成都府路。北宋咸平

  • 贵屿村

    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贵屿镇。明初于此置吉安巡司。即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贵屿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移吉安巡检司治此。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又移云落径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龙归镇

    北宋置,属安居县。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七十里高升场。(1)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北部。面积22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归圩,人口 8000。清乾隆年间建圩,因村民多在牧牛归来才去赶圩,故名

  • 石梯守捉城

    唐置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后废。

  • 清波门

    俗称暗门。南宋临安城西城门之 一。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河坊街与南山路相交处以南。1913年拆除。区片名。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西部。指清波街、河坊街与南山路相交处。以门为名。吴越时称涵水门,宋改称清波门,

  • 都庞岭

    五岭之一。又名永明岭、揭阳岭。在今湖南省与广西交界处。最高峰韭菜岭在湖南江永县西北,海拔2009米。《水经·钟水注》: “都山即都庞之峤也,五岭之第三岭也。”又称揭扬岭。南岭组成部分。在湖南省南部和广

  • 闾江山

   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无锡县: 闾江山 “下有闾江,亦太湖之别浦也。《志》 云,闾江山下有阖闾城”。

  • 高梁河

    ①又称高良河、高梁水、皂河。源出今北京城西北紫竹院公园,东流经西直门外高梁桥,至德胜门水关转而东南,沿什刹海,折而东南斜穿今北京内、外城,过天坛、龙潭湖,由东南十里河村注入古㶟水 (今永

  • 临平湖

    在今浙江余杭市东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三嗣主传》: 天玺元年 (276),“吴郡言临平湖自汉末草秽雍塞,今更开通。长老相传: 此湖塞,天下乱; 此湖开,天下平”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10临平湖: “

  • 国相寺

    在今河南开封市内东南繁塔前。俗名繁塔寺。五代周显德年间建天清寺,又名白云寺。明洪武十七年 (1384) 改今名。永乐、天顺年间修葺。明末兵毁。清顺治年间重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