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二崤

二崤

崤山分东崤、西崤,故又称二崤。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僖公三十二年(前628),“晋人御师必于殽, 殽有二陵焉”。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:“《两都赋》:左据函谷,二崤之阻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庞德传》:“张白骑叛于弘农,德复随(马)腾征之,破白骑于两殽间。”《元和志》卷3永宁县:二崤山“自东崤至西崤三十五里。东崤长坂数里,峻阜绝涧,车不得方轨。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,险绝不异东崤”。


崤,又作殽。东崤、西崤的合称。西崤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硖石东;其东为东崤,在今陕县东南观音堂附近。汉、唐时为长安、洛阳间交通要道崤山北路险隘之处。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左据函谷、二崤之阻。”《元和郡县志》:“自东崤至西崤三十五里。东崤长坂数里,峻阜绝涧,车不得方轨;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,险绝不异东崤。”先秦时已开拓成途。东汉建安中,曹操用兵巴、汉,以崤山北路险峻,更开北山高道。西晋太康三年(282年),弘农太守梁柳修复旧道。南北朝至隋代,崤山南、北二路多次迭为主道。唐贞观后,驿路以崤山南路为主。宋初后又以北路为主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河堤

    在今山东临沂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沂州:小河堤“元人所筑, 以防涑水冲啮。又北五里有苏家堤,又北五里曰安净堤, 皆元筑”。

  • 厉乡

    ①一作濑乡。春秋楚地。在今河南鹿邑县东。老子生地。《史记·老子列传》:“老子者,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。”②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南阳郡随县:“厉乡,故厉国也。”师古注:“厉读曰赖。”(1

  • 王岭汛

    清置,属古州厅。在今贵州榕江县东二十里。旧有千总把总驻防。

  • 牛河营

    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永宁州:牛河营“隆庆三年,总兵俞大猷讨古田叛僮,先遣分屯牛河、三阨,以扼要害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境。明隆庆三年(1569年),俞大猷曾遣兵屯此。

  • 寅塘里

    一曰羊塘里。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邓川镇东一里。民国初有县丞驻此。

  • 黄渡河

    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六十里黄渡镇。清魏源 《圣武记》 卷9: 嘉庆二年 (1797),白莲教义军“退屯营山之黄渡河,为巴、达、渠水路要地,与官兵相持不退”。

  • 伊宁县

    1914年改宁远县置, 为新疆伊犁道治。治所即今新疆伊宁市。取“伊犁安宁”之意。1930年属伊犁行政区,后直属新疆省。1952年析置伊宁市。1957年县徙治吉里圩孜镇(今伊宁市东北)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

  • 柱子崓

    又名大沫崓。在今山东费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》: 柱子崓 “在费县西南四十里”。即“大沫崓”。

  • 甘谷城

    北宋熙宁元年(1068)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。金升为县。北宋熙宁元年(1068年)置,在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南。属秦州。金升为县。

  • 东北四省

    民国时代将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热河四省,总称为东北四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