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县寨
宋置,属怀安县。在福建闽侯县西北寨上。明属侯官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“五县砦”引《志》云:“司旧属怀安县,接闽县、侯官、古田、闽清凡五县界,因名。”宋至明均置巡司于此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废。
宋置,在今福建省闽侯县西北。属怀安县,明属侯官县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卷九六,福州府五县砦:引志云,旧属怀安县。接闽县、侯官、古田、闽清凡五县界,因名。宋、元、明均有巡司驻此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废,移司南屿(今福建闽侯县东南南屿镇)。
宋置,属怀安县。在福建闽侯县西北寨上。明属侯官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“五县砦”引《志》云:“司旧属怀安县,接闽县、侯官、古田、闽清凡五县界,因名。”宋至明均置巡司于此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废。
宋置,在今福建省闽侯县西北。属怀安县,明属侯官县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卷九六,福州府五县砦:引志云,旧属怀安县。接闽县、侯官、古田、闽清凡五县界,因名。宋、元、明均有巡司驻此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废,移司南屿(今福建闽侯县东南南屿镇)。
①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北黄浦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宝应县: 黄浦溪,“县北二十里有黄浦镇,南通运河,东接凌溪,又东北入射阳湖”。②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北潭下河,为五华河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长乐县:
南齐置,为义安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。后废。
唐调露二年 (680) 置,属岩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境。天宝初属常乐郡,乾元初复属岩州。后废。
①在今江西高安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筠州高安县: 谢山 “在县北一百里,谢仙君上升之处。奇峰怪石,丹灶履迹犹在。上有真祠,祈祷皆应”。②在今江西万载县北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39袁州府: 谢山
在今河北武强县南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漳水“又东径武强县北,又东北径武隧县故城南,白马河注之。水上承滹沱,东径乐乡县北、饶阳县南,又东南径武邑郡北而东入衡水,谓之交津口”。 《北史·广阳王深传》:北魏
又作阿巴噶图。清雍正五年(1727)设,在今俄罗斯境博尔集亚东南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4《地理志·山川》 胪滨县:阿巴该图山“蒙古语阿巴该,命妇也;图,有也。当为蒙妇受诰命者所居”。
即蒙古车臣汗部右翼中右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达尔汗东南。
明为小董村。即今广西钦州市北七十五里小董镇。明洪武五年(1372)置沿海巡司于此。
清置,属台拱厅。即今贵州台江县东方召乡。旧有把总、外委驻守。
清初设太仆寺右翼牧厂,1936年改为太仆寺右旗,治所在上都河(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上都河)。1949年与明安旗合并设立明安太右联合旗。后又撤销明安太右联合旗,并入正镶白旗和正蓝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