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常府
清宣统元年(1909)改五常厅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及尚志市的部分地区。1913年降为五常县。
清宣统元年(1909年)升五常直隶厅置,治今黑龙江省五常市。1913年降为县。
清宣统元年(1909)改五常厅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及尚志市的部分地区。1913年降为五常县。
清宣统元年(1909年)升五常直隶厅置,治今黑龙江省五常市。1913年降为县。
①唐代北边七镇之一。即今北京市平谷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会昌元年(841),雄武军吏吴仲舒至京师,对宰相李德裕曰:“幽州粮食皆在妫州及北边七镇。”胡注:“檀州有大王、北来、保要、鹿固、赤城、邀虏、石子&
在今江苏镇江市东。《隋书·刘元进传》:隋大业中,刘元进举兵反,帝令将军吐万绪等率兵讨之,“元进西屯茅浦,以抗官军,频战互有胜负”。即此。
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。……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。” 《汉书·郊祀志》 晋灼注: “荆山在冯翊怀德县 (今陕西大荔县东南) 也。
在今山西运城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安邑县:“华谷水在县西南四十里。自夏县流经县界,又西入蒲州界。或讹为苇谷水。”
1914年改临江县置,属吉林省依兰道。治所在拉哈苏苏(今黑龙江省同江市)。据《地学杂志》1914年第2期载《拟改各省重复县名呈文并批》称:“松花、黑龙两江,至县拉哈苏苏地方合流,为混同江。”故名。19
即今甘肃省西部陶勒河、北大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禄福县: “呼蚕水出南羌中,东北至会水入羌谷。”
即今湖北钟祥市西北五十里朱堡乡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3《乡镇》:“朱家埠,在(钟祥县)城北六十七里。”
简称西寿监军司,亦名保泰军。西夏初置,治所在定西城(今甘肃定西县南)。大安七年(1081)移治柔狼山(今甘肃靖远县东北狼山)。元废。西夏置,治今甘肃省靖远县北境。元废。
在今湖南祁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祁阳县“祁水”条下:“又白水在县东六十里。出县东南二百里白水山下,流入湘水。”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一》:白江水“有二源,皆出宁远县界,至两江口合流,又北与零陵之黄溪
①在今湖北汉川县南六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7沔州川县:内方山“在县南九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汉川县“阳台山”条下:内方山“在县南六十里,或以为《禹贡》内方,误也”。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