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马山

五马山

①在今河北赞皇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赞皇县:五马山在“县东十里,上有五石马,因名。岩隙出泉,甚甘美,名曰白马泉。后魏孝昌末,赵郡豪李显甫,聚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,方五、六十里居之,即五马诸山矣”。

②在今福建明溪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归化县:“五马山在县西三十里。五峰周遭连属,其中土地蕃衍,居民殷实。溪水绕流其下。”《清一统志·汀州府》谓五马山“在归化县(治今明溪县)东南二十里”。

③在今福建将乐县西南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29延平府:五马山“在将乐县治西南。五峰森列,如驰马状”,故名。

④在今河南内黄县西。《宋史·李全传》:南宋宝庆元年(1225),彭义斌与大元兵“战于内黄之五马山”。即此。

⑤在今广西平乐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平乐县:五马山“在城南府江南岸。突起五峰,中一峰高耸端园,与郡治相对”。

⑥在今四川蓬安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8顺庆府:五马山“在蓬州北五里。五峰高耸,势若奔马”。

⑦在今甘肃崇信县西南四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5平凉府崇信县:五马山“状如五马”。故名。


古山名。(1)在今河北省鹿泉市东。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:建炎二年(1128年)二月,“武翼大夫赵邦杰聚忠义乡兵,保庆源五马山寨”,即此。(2)在今河南省内黄县西。《宋史·李全传》:南宋宝庆元年(1225年),彭义斌与蒙古兵“战于内黄之五马山”,兵溃败死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桐口镇

    即今福建闽侯县 (甘蔗镇) 东南桐口。1919年 《江西福建明细图》: 福建闽侯县 (今福州市) 西有桐口。

  • 宝轮寺

    又名白崖寺。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沙坪坝区磁器口。为重庆著名古佛寺。据清乾隆 《巴县志》载: “宝轮寺,直里一甲龙隐山白崖镇。宋治平间建。明成化十一年重修。有万历时邑人周宗武碑。大殿左危崖竦立,有观音阁。

  • 定羌县

    元升定羌城置,属河州路。治所即今甘肃广河县。元末废。古县名。元置,治今甘肃省广河县。属河州路。元末废。

  • 都梁山

   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盱眙有都梁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6泗州盱眙县: 都梁山“在县南十六里。《广志》 云: 都梁山生淮兰草,一名都梁香草,故以为名。在楚州西南二百九里。又 《阮升之记》

  • 黄芦冈

    清置台站。即今新疆哈密市东南黄芦冈。道光 《新疆识略》 卷3哈密: 黄芦冈台 “西至哈密底台七十里”。清祁韵士 《万里行程记》: 黄芦冈 “民居渐多,田草亦茂。路近哈密,则有种谷麦者矣,大半皆回民为之

  • 龙滩驿

    明置,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昭化县:龙滩驿在“县西五里,水驿也。今县南一里有龙滩渡,驿因以名”。

  • 大沥墟

    即今广东南海市北大沥镇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6:南海县有大历墟。清有把总驻守。

  • 冷盘垭

    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东南。旧属房县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6房县:冷盘垭“《县志》:在南乡之东,距城二百一十里,东界保康,南界兴山,设千总”。

  • 博乡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西。东汉废。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六安市西。东汉废。

  • 明光宫

    ①在汉甘泉宫中,今陕西淳化县北四十里。《汉书·平帝纪》: 元始元年 (1),“罢明光宫及三辅驰道”,即此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3: “明光宫,武帝求仙起明光宫,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。率取二十以下,十五以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