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阳郡
南齐改顺阳郡置,治所在从阳县(今河南淅川县南)。北魏改置南乡郡。
南齐改顺阳郡置,治所在从阳县(今河南淅川县南)。北魏改置南乡郡。
故地当在今斯里兰卡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竺芝《扶南记》曰:安息国去私诃条国二万里。”
即芦北郡。治所在建昌县 (今甘肃文县西南)。《北史·氐传》 作葭芦郡。
北周置,在今山西绛县北绛水流域。北周置,在今山西省绛县北。因绛水得名。
在今浙江衢县南百里。唐杜佑 《通典》卷182: 衢州信安县 “有泉岭山,在县南二百里。汉朱买臣云: ‘东越王居保泉山,一人守险,千人不得上’。即今建安郡北界也”。或说为今仙霞岭。
亦名燕支山、删丹山。即今甘肃山丹县南大黄山。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 元狩二年 (前121),“去病将万骑出陇西,……过焉支山千有余里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151引 《西河旧事》 云: “焉支山东西百余里,南
在今湖南凤凰县南三十里。峰峦环抱。清为前营生苗出麻阳要路。
即今四川德阳市北黄许镇。清同治 《绵州志》 卷12: 黄许镇,“《(德阳) 县志》: 治北二十里。即古绵阳镇。《省志》 误作黄鹿镇”。在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北部。面积26.7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
古代中国至亚洲西部、南部及欧、非各地之交通道路。主要运输货物为中国之丝绸,故又名丝路。其主要路线:东端起自今陕西渭水流域,向西通过甘肃河西走廊后,或经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北面的通道,在疏勒(今喀
在今甘肃兰州市东南。即明肃藩种桑处。宣统 《甘肃新通志》 卷3兰州府皋兰县图: 东南有桑园子。
即新拖国。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。《明史·郑和传》:郑和出使曾经历其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