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余干县

余干县

南朝宋改余汗县置,属鄱阳郡。治所即今江西余干县。隋开皇间属饶州,大业初属鄱阳郡。唐属饶州。元元贞元年(1295)升为余干州。明洪武初复为县,属饶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西浔阳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
在江西省东北部、信江下游,西北濒鄱阳湖。属上饶市。面积 2326 平方千米。人口86.6万。辖7镇、2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玉亭镇。春秋战国属吴、越、楚地。秦置余干县(一说西汉置县),因居余水(今信江)之涯得名,别名干越,治今县东北,属九江郡。西汉作余汗(音干),移治今址,属豫章郡。东汉建安十五年(210年)改属鄱阳郡。南朝宋复称余干县,齐又改余汗。隋先后属饶州、鄱阳郡,开皇九年(589年)复改余干。唐、宋属饶州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为州,隶饶州路。明初复降为余干县,隶饶州府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豫章郡余汗县注:“应劭曰:汗音干。”《元和郡县志》饶州余干县:“县因余汗之水为名。”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浔阳道,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先后属鄱阳、乐平、浮梁专区。1952年属上饶专区,1970年属上饶地区,2000年属上饶市。地处鄱阳湖平原,东南有少量低丘岗地,西北为鄱阳湖区,信江纵贯县境入鄱阳湖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小麦、大豆、油菜籽、芝麻等,为全国商品粮、商品鱼、外贸出口优质米和水禽生产基地县,省芝麻生产重点县。特产银鱼、芡实、白莲等。有沙金、煤、瓷土、石英等矿。工业有采矿、机械、建材、陶瓷、制革、纺织、食品、粮油加工等。有206国道和余株、黄东、南峡、余瑞等公路,信江航道经鄱阳湖入长江。名胜古迹有东山岭、市湖、小石山摩崖石刻、明忠臣庙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封县

    南朝梁绍泰元年(555)分广德县置,为广梁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广德县。陈为陈留郡治。隋开皇九年(589)以广德县并入,寻改为绥安县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绍泰元年(555年)置,治今安徽省广德县。为广梁郡治。陈

  • 龙牙善提

    即龙牙菩提。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北海上之凌加卫岛。明费信《星槎胜览》作“龙牙善提”,善应为菩之讹。

  • 蛤蜊港

    即今江苏阜宁县东北二十二里蛤蜊港。清光绪 《阜宁县志》 卷2 《津梁》: 有蛤蜊港渡。集镇名。在江苏省阜宁县东北部、蛤蜊港汇入射阳河处。合利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100。明初以聚落河畔盛产蛤蜊而得名。

  • 杜尔伯特中前左旗

    清乾隆十八年(1753)设,属蒙古科布多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。

  • 龙窟河

    在今江西余干县西南,为信江在余干县之别称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0饶州府:龙窟河“在余干县南一十五里。源出广信之兴业溪,经此西流入鄱阳湖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饶州府余干县:龙窟河在“县西南十五里。安仁县锦江

  • 咸 (鹹) 水湖

    在今福建上杭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上杭县: 咸水湖 “在县南三层岭之北。有水一泓,味咸不涸”。

  • 九江村

    即今广东顺德市西九江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设守备防守。

  • 桥陵

    ①桥山黄帝陵。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梁山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 “黄帝崩,葬桥山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上郡阳周县: “桥山在南,有黄帝冢。” 《汉书·武帝纪》: 元封元年 (前110),“祠黄帝于桥山”

  • 白云渡

    一名白云径。在今江苏溧阳市东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8:白云渡“在溧阳县东十里。清沏可玩,东流入荆溪”。

  • 乐阳县

    ①北魏普泰中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在今山西长子县西二十七里岳阳村。北齐废。②隋开皇十年(590)改乐阳郡置,属缘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东北附城乡古城。十八年(598)改为乐山县。③明置,属潼川州。治所在今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