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保德县

保德县

金大定十一年 (1171) 置,为保德军治。治所即今山西保德县。二十二年 (1182) 为保德州治。蒙古宪宗七年 (1257) 废入保德州。明洪武七年(1374) 又降保德州为县,九年 (1376) 改县为州。1912年又改保德州为县,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


在山西省西北部、黄河东岸,西临陕西省。属忻州市。面积997平方千米。人口15.1万。辖4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东关镇。唐为岚州地,北宋淳化四年(993年)析置定羌军,景德元年(1004年)改为保德军,取“民保于城,城保于德”之义命名。属河东路。金大定十一年(1171年)置保德县为军治。二十二年升为保德州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废保德县入保德州,属冀宁路。明洪武七年(1374年)降州为县,属岢岚州;九年复升为州,属太原府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升直隶州。1912年改州为县。1914年属雁门道。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察哈尔省。1952年属山西省忻县专区。1983年属忻州地区。2000年属忻州市。地处黄河中游梁峁沟壑丘陵区。黄河、朱家川河、小河沟河流经境内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谷子、糜子、马铃薯、高粱、玉米、豆料、油料作物为主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铝土、硫黄、高岭土、油页岩、长石等。工业有煤炭、焦化、化工、电力、建材、冶金、陶瓷等。神朔铁路、忻保公路经此。古迹有烈女祠、金峰寺、灵感寺、林遮峪新石器古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安肃州

    金天德三年(1151)改徐州置,治所在安肃县(今河北徐水县)。元不辖县。明洪武二年(1369)改为安肃县。金天德三年(1151年)改徐州置,治安肃县(今河北徐水县)。属中都路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徐水县东

  • 塘岸墟

    在今广西北流市西南四十里塘岸镇。《徐霞客游记·粤西游日记》: “东抵小石峰下,是为塘岸墟。”

  • 宝纶阁

    在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 (岩寺镇) 北呈坎村。为罗东舒祠 (罗氏宗祠) 的后堂。

  • 六峰山

    在今安徽贵池市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贵池县:六峰山“有六峰竞秀”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城西侧。海拔约180米,有龙头、凤尾、龟背、芙蓉、冲霄、鹤立等六峰。有诗曰:“一山圆如蒟,跗萼环诸峰。峰峰

  • 宜都郡

    ①东汉建安十四年 (209) 刘备改临江郡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夷陵县 (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)。西晋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、枝城二市及宜昌、长阳、五峰等县地。南朝宋移治夷道县 (今湖北枝城市)。隋开皇七

  • 柏家沟镇

    即今辽宁法库县东北三十里柏家沟镇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开原县图: 西南有柏家沟。在辽宁省法库县东北部。面积144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柏家沟,人口 5900。镇区附近沟内生

  • 威川砦

    本密多台,北宋政和七年 (1117) 赐名,属镇戎军。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南。金废。

  • 洲头水

    即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南之南水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乳源县: 洲头水 “在县城南。源出双峰山,东北流入曲江县境,注于浈水”。

  • 蓼城冈

    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固始县 “青峰岭” 条下: “又县北七十里有蓼城冈,或以为古蓼国城盖在此。”

  • 北正镇

    即今吉林长岭县西北北正镇。《吉林乡土志》:“本镇在七区正字号地段之内,而正字号地又在七区之北,故名。”在吉林省长岭县西北部。面积487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北正镇,人口 2590。清光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