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傅昜山

傅昜山

即傅阳山。在今江西德安县境。一说在今波阳县境内。“昜” 古 “陽 (阳)” 字。


古山名。昜,古“陽(阳)”字。傅,或作“敷”;作“”,乃传写之误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豫章郡历陵县:“傅昜山、傅昜川在南,古文以为傅浅原。”《通典》江州浔阳郡浔阳县:“又有蒲塘驿,即汉历陵县也。王莽改为蒲亭。今驿前有敷浅原,在西数十里有傅阳山。”唐蒲塘驿即今江西省德安县,故一般都认为山在德安县境。但据《太平寰宇记》饶州及蔡沈《书集传》引晁以道说历陵今地在饶州鄱阳县(今属江西)境内,故德安说尚未能定论。所指何山,更无确说。《尚书》伪孔传谓:“敷浅原,一名博阳山,在扬州豫章界。”《史记集解》同;而《太平寰宇记》江州又谓博阳山在德安县南,别有敷浅水即为敷浅原,与《通典》略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平湖

    在今浙江奉化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奉化县:广平湖在“县东北五里”。

  • 眉县

    明洪武九年 (1376) 降眉州置,属嘉定州。治所即今四川眉山县。十三年 (1380) 复置眉州。在陕西省西部、秦岭北麓。属宝鸡市。面积863平方千米。人口30万。辖9镇、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首善镇。西

  • 涪陵属国

    即涪陵郡。治所在涪陵县 (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)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邓芝传》: 延熙十一年 (248),“涪陵国人杀都尉反叛,芝率军征讨,即枭其渠帅,百姓安堵”。

  • 柴村镇

    金置,属曲沃县。在今山西曲沃县北九里。

  • 来谷水

    今青海乐都县东瞿昙河(岗子沟)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湟水“东流,右合来谷、乞斤二水”。

  • 珥渎河

    又名七里河。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镇江府丹阳县: 珥渎河 “在县东南七里,与漕渠相接。河口有七里桥,南流入金坛县界”。

  • 罗阳溪

    又名罗水。在今广东博罗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博罗县: 罗阳溪在 “县西六十里。源出罗浮山西双髻峰下,亦曰罗水。罗浮诸峰之水,皆会于此,东南流入于龙川江”。

  • 达尔宗

    即边坝宗。在今西藏边坝县南边坝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5:“达尔宗城、索克宗城俱在巴塘城西北一千二百二十里。”

  • 滨江墟

    亦作崩江墟。即今广东化州市南鉴江西岸滨江。明万历 《高州府志》 卷1: 化州有崩江墟。清光绪 《高州府志》 卷10化州: 滨江在 “州南二十四里”。

  • 涝池

    亦作潦池。在今新疆库车县东。顾炎武 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 卷117 《西域土地人物略》: “榻子河西十里为古克兀城。城北有雅斯雅河,城南有潦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