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城
又名龚城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 正义引《括地志》:“故龚城在檀州燕乐县界,故老传说云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1密云县:共城“一作龚城。《志》云:在今县东北五十里”。
又名龚城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 正义引《括地志》:“故龚城在檀州燕乐县界,故老传说云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1密云县:共城“一作龚城。《志》云:在今县东北五十里”。
古名西江口。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长江北岸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6: 西江口 “即今荆河脑,盖江水至荆河脑得洞庭湖,汇澧、沅、资、湘诸水来会,其势亦盛,故自来舟师利用之”。
一名丰乐河。源出今贵州凤冈县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龙泉县: “洪渡河出县西北山,东北流,入安化。” 至四川入乌江。乌江支流。在贵州省东北部。因流经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洪渡,故名。源于湄潭县北部万马乡杨柳
南朝宋大明中分弋阳郡西南境置,治所在光城县(今河南光山县)。大明八年(464)废。南朝宋大明中分弋阳郡西南境置,治光城县(今河南光山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光山县一带。大明八年(464年)废。
在今四川资中县西。清光绪 《资州志》卷3: 倒安寺寨 “在州西一百里。嘉庆五年教匪之乱,土人结寨堵御,楼堞崇嶐”。
即瑇瑁县。西汉置,属珠崖郡。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县南。后废。《舆地纪胜》卷 124 引《寰宇记》: “郑彦 《琼记》 云: (琼) 山在古玳瑁县。”
一名李泽。在今河南荥阳市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荥阳县:“卞水、冯池皆在西南。”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济水又东南,砾石溪水注之,水出荥阳城西南李泽,泽中有水,即古冯池也。”
即今河南武陟县治木城镇。《明史·河渠志五》:万历三十三年(1605),范守己言:“近者十年前,河沙淤塞沁口,沁水不得入河, 自木栾店东决岸。”即此。1939年武陟县徙治于此。在今河南省武陟县境,濒沁河
亦作军脑儿。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。《元史·宪宗纪》: 七年 (1257),“秋驻跸于军脑儿,酾马乳祭天。 九月, 出师南征。 以驸马剌真之子乞䚟为达鲁花赤,镇守斡罗思”。
1912年改吉州置,属山西河东道。治所即今山西吉县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西南部、黄河东岸、吕梁山南麓,西临陕西省。属临汾市。面积 1777 平方千米。人口10.2万。辖3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
①西汉置,属临淮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泗洪县东南。东汉废。②东汉章帝改橐县置,属山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一百四里两城乡。因高平山为名。西汉地节三年 (前67) 封丞相魏相为高平侯,即此。三国魏改为高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