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内蒙古

内蒙古

清地区名。指内札萨克蒙古六盟之地。明末,漠南(包括兴安岭东)蒙古各部归附后金、清,编为旗,设札萨克管领;至康熙九年(1670),陆续增置至四十九旗,各旗牧地也先后划定。按各部地域,若干旗会为一盟,置盟长主持会盟事,共分设哲里木、昭乌达、卓索图、锡林郭勒、乌兰察布、伊克昭六盟,称内札萨克蒙古,隶于理藩院。其后,西套二札萨克旗(阿拉善额鲁特旗和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)、归化城土默特都统旗和察哈尔八总管旗也被视为属内蒙古地区。


(1)地区名。指大漠以南的蒙古地区。清代文献中有时专指内札萨克六盟二十四部四十九旗,附以归化城土默特,有时兼指察哈尔诸部及西套蒙古,通行于清末以前。内札萨克六盟:科尔沁、郭尔罗斯、杜尔伯特、札赉特四部十旗,盟于哲里木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、通辽市东部,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南、通肯河以西、松花江以北,吉林省松花江、伊通河以西,辽宁省彰武、法库、昌图县以北地区;扎鲁特、喀尔喀左翼、奈曼、敖汉、翁牛特、阿鲁特科尔沁、巴林、克什克腾八部十一旗,盟于昭乌达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与所辖北部县、旗及通辽市西部;土默特、喀喇沁二部五旗,盟于卓索图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、宁城县,辽宁省建昌、朝阳、阜新等市、县以北和彰武以西地区;乌珠穆沁、浩齐特、阿巴哈纳尔、阿巴噶、苏尼特五部十旗,盟于锡林郭勒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部,以上为东四盟。四子部落、喀尔喀右翼、茂明安、乌喇特四部六旗,盟于乌兰察布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部、固阳县及乌兰察布盟、巴彦淖尔市大部;鄂尔多斯一部七旗,盟于伊克昭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、乌海市及陕西省长城以北地区,以上为西二盟。归化城土默特二旗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、包头市东部及和林格尔、清水河、托克托、土默特左右旗、武川县地。察哈尔诸部八旗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,凉城、卓资、化德三县,察哈尔右翼前、中、后旗,镶黄旗、正镶白旗。西套阿拉善厄鲁特旗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、右旗;额济纳土尔扈特旗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地。哲里木盟科尔沁部受奉天将军监督,郭尔罗斯部受吉林副都统监督,札赉特、杜尔伯特受黑龙江副都统监督。昭乌达盟、卓索图盟诸部受热河都统监督,锡林郭勒盟诸部受察哈尔都统监督,乌兰察布盟、伊克昭盟诸部受绥远将军监督。西套蒙古二旗受宁夏将军管辖,归化城土默特二旗归绥远将军直辖,察哈尔八旗归察哈尔都统直辖。1914年,改置为热河、察哈尔、绥远三特别区。(2)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桦树林子

    即今吉林桦甸市东北桦树乡。清宣统元年 (1909) 桦甸县移治于此。民国魏声龢 《吉林地志》: “桦甸县,土名桦树林子。……初设治县西辉发河北官街,翌年移治于此。”

  • 美洛居

    即今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。明张燮 《东西洋考》 卷5: “美洛居,俗讹为米六合,东海中稍蕃富之国也。”

  • 龙泓山

    又名龙岩山、灵岩山、九龙山。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北四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6嘉定府:龙泓“在龙游县之龙岩山。东坡《送张嘉州》诗:‘梦中却到龙泓口’是也”。山麓旧有龙泓寺。今西面崖石上有唐末佛教造像大小七十

  • 茅坡关

    在今四川开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开县: 茅坡关 “在县西九十里。……为戍守处”。

  • 虽哈河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延寿县东蚂蜒河支流东亮珠河。源出张广才岭西麓。北流入蚂蜒河。清齐召南《水道提纲》 卷25: 妈言河 “又北流,有虽哈河来会”。

  • 安吴渡

    即今安徽泾县西南安吴乡。清嘉庆《泾县志》卷2:安吴市“在县西五十里落星潭东安吴渡口,即旧安吴县址”。

  • 水洛县

    金升水洛城置,属德顺州。治所即今甘肃庄浪县。元初省入陇干县。古县名。金升水洛城置。治今甘肃省庄浪县。属德顺州。元废入陇干县。

  • 南望山

    在今贵州开阳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贵阳府: 南望山 “崇峰大箐,岚气昼冥,人迹罕至,为郡之镇”。又称南山。在贵州省息烽县中部,西与西望山相峙。主峰南极顶,海拔 1749.6 米。山腰有石灰岩

  • 龙鸠寨

    亦作龙鸠堡、笼鸠寨。南宋置,属嘉州犍为县。在今四川沐川县东南大楠乡龙水村。《宋史·黄畴若传》:南宋开禧间,“(董)蛮再犯龙鸠堡”。即此。

  • 尧峰山

    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苏州府一》:尧峰山“俗云尧所基,即此。《县志》,横山西南为尧峰,于诸山中最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