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川州
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。后废。
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。后废。
在今湖北松滋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松滋县:余家潭在“县东二十里,堤防要口也”。
在今山西省北部。北起山西阳高县西北边墙,西南经大同县西部至怀仁县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云州云中县: “有阴山道、青坡道,皆出兵路。”
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西北。源出太平岭,南流注入绥芬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揖》 东宁厅:大绥芬河“又东北,左合小绥芬河,径城北”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2:协领河“又东南小绥芬河自西南来入。河即鄂勒欢绥芬河也,
①北周建德六年(577)六月,于甘松防置,治所在封德县(今甘肃迭部县东南)。因地多芳草,故名。辖境相当今甘肃迭部县东南部。隋大业二年(606)废。②唐武德元年(618)置,治所在常芬县(今甘肃迭部县西
原拟自山西祁县东北白圭,向南筑至晋城,实际修至潞城为止,故亦称白潞支线。长174.8公里。为同蒲铁路支线。日伪于1941年修筑。1945年后被拆除。
即今河北南宫市东二十五里大潘庄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4南宫县图:东有大潘庄。
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南三十四里肥水南岸盐沙乡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耒阳县图: 县东南有盐沙铺。
清置,在今四川康定县东三十里。乾隆《卫藏通志》 卷4: 头道水至柳杨,“一路柳阴密箐,沿沟十五里过沈坑,十五里抵打箭炉”。
察合台汗国属地。即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可不里”。即此。
即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碣石镇。清设总兵官镇守。为水师重地,商业亦繁盛。在广东省陆丰市南部,南临南海。面积116平方千米。人口16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碣石,人口6.2万。驻地四周碑石林立,故名。1956年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