凭 (憑) 祥州
明成化十八年 (1482) 改凭祥县置,属广西布政司。治所即今广西凭祥市。明郭子章《郡名释名》 广西卷: 凭祥州 “旧凭祥洞、凭祥镇,从洞镇名也”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凭祥市地。清属太平府,宣统二年 (1910) 改置为凭祥厅。
明成化十八年 (1482) 改凭祥县置,属广西布政司。治所即今广西凭祥市。明郭子章《郡名释名》 广西卷: 凭祥州 “旧凭祥洞、凭祥镇,从洞镇名也”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凭祥市地。清属太平府,宣统二年 (1910) 改置为凭祥厅。
亦名石门关。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南三十里。元人以此为居庸北口,上有城并设官兵戍守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隆庆州:八达岭“在州城南三十三里居庸关外”。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卷上:“自八达岭下视居庸关,若建瓴,若窥
亦作西萍蛮夷长官司。明宣德三年(1428)置,属金峒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北活龙坪镇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废。
清初文献中对西藏及其附近地区的称谓。一作图伯特、吐伯特、唐古忒。是吐蕃的音变。近代外语中对西藏的称谓如Tibet,Thebet,Tobut等即源于此。即“图伯特”。
南宋绍兴三年 (1133) 以高宗潜邸升桂州置,为广南西路治。治所在临桂县 (今广西桂林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龙胜、兴安以南,荔浦、鹿寨以北,漓江、洛清江流域。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为静江路。明
1933年9月川陕革命根据地改镇西县置,治平落坝(今陕西镇巴县南赤南乡)。同年12月改名陕南县。(1)鄂豫皖苏区设。1929年由河南省商城县南部析置。1932年撤销。(2)川陕苏区设。1933年9月由
在今河南遂平县西五十里嵖岈山。《清一统志·汝宁府二》: 玲珑山寨 “元末土豪立寨。明初邓愈自信阳讨平之”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成平县置,属瀛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沧州市西六十里景城。大业初属河间郡。唐属瀛州。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废为镇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成平县置,治今河北省沧县西
汉长安城内桂宫的南门。《汉书·成帝纪》:帝为太子时,“初居桂宫,上尝急召,太子出龙楼门,不敢绝驰道,西至直城门,得绝乃度,还入作室门(未央宫北面别门)”。注引张晏曰:“门楼上有铜龙,若白鹤、飞廉之为名
(豐) 县 ①西晋置,属桂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融江及红水河下游一带。南朝宋废。齐复置。后废。②唐长寿二年 (693) 改唐兴县置,属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蓬溪县南。神龙元年 (705) 复改为唐兴县
亦作束锋州。来为束之讹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岚安乡一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