函江千户所
亦作函口。明置,属广东都司。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西南罗镜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罗定州: 函江千户所,“万历五年五月置于西宁县境,十六年迁于州界之沟驿”。 后废。
亦作函口。明置,属广东都司。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西南罗镜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罗定州: 函江千户所,“万历五年五月置于西宁县境,十六年迁于州界之沟驿”。 后废。
指小相公岭。在今四川越西县与冕宁县之间。其支脉亦名相岭。《明史·李应祥传》: 万历中,“建昌逆酋曰安守、曰五咱、曰王大咱,与越巂、邛部、黑骨夷并起为乱。……黑骨与大咱已据相岭,焚三峡桥”。《方舆纪要》
在今云南鹤庆县西南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丽江府》: 落钟河 “源出朝霞山之龙湫,截官道而东,上有落钟桥。相传唐时,有僧自叶榆舁所铸元化寺钟归,及桥,钟坠水中,取之不获,因名”。
一名白羊口。在今山西天镇县北白羊口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大同县有白阳口。
楚马氏所置,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南。《新五代史·楚世家·马希广传》: “希范之卒,希萼自朗州来奔丧。希广……乃以兵迎希萼于砆石,止之于碧湘宫。” 即此。
即今贵州晴隆县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尝置尾卫于此。寻废。二十年(1387)于此筑尾堡。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移安南卫治此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)改安南县。19
一名冰玉山。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罗城县:冰山“在县西北四十里。其上高寒,四时常冰”。
在今广东紫金县东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永安县: 闻麖嶂 “本名簾紫嶂。宋末帝昺航海,丞相文天祥收败卒屯此,夜闻黄麖鸣,遂徙南岭。其寨址阶石尚存,相连者曰山谷嶂”。在今广东省紫金县东。本名
在今河南潢川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光州一》:云坳亭“在州城北淮河上。元马祖常诗:“八月淮南雁又来,云坳亭畔菊花开。”在今河南省潢川县北淮河南岸。元马祖常诗“八月淮南雁又来,云坳亭畔菊花开”,即此。
(豐) 县 ①西晋置,属桂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融江及红水河下游一带。南朝宋废。齐复置。后废。②唐长寿二年 (693) 改唐兴县置,属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蓬溪县南。神龙元年 (705) 复改为唐兴县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升泉州为路,属福建行省,并曾于路置福建省。二十二年 (1285) 属江西行省,二十三年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晋江县 (今福建泉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流域、澎湖列岛及厦门、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