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丰堤
在今山东广饶县城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乐安县“巨洋水”条下:“又有利丰堤在县城北。成化十七年,知县沈清筑。”
在今山东广饶县城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乐安县“巨洋水”条下:“又有利丰堤在县城北。成化十七年,知县沈清筑。”
1938年日伪置,治所即今山东龙口市。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废。
唐置羁縻州,属雟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大凉山地区。后废。
即白马关。在今山西盂县东北。
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桂林府一》:双瑞崖“旧属永福县,其形如狮,岩在其口,深数十丈,中有佛像,皆石乳所凝结”。
北宋初置,治所在楚州 (今江苏淮安市)。太平兴国元年 (976) 析为东西两路。至道三年(997) 复合为淮南路。治平中移治扬州 (今扬州市)。辖境南至长江,东至海,西至今湖北黄陂、河南光山等县,北逾
在今辽宁庄河市境。1924年分庄安盐场增设,设场知事。
在今山西壶关县南冯波村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:冯坡镇“在壶关县南二十八里黄山下”。在海南省文昌市北部。面积105.4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冯坡,人口580。为侨乡。清代建圩。原名冯家坡,
在今广西北流市西。明于此置巡司。后废。
即有鼻。亦作鼻墟。在今湖南道县北。见“有庳”。
旧名北垂山。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茅山。《寰宇记》卷90升州句容县:“良常山在小茅峰之北垂,始皇登此叹曰:巡守之乐,莫过于山海;自今以往, 良为常也。因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