勃达岭
即拔达岭。又名凌山。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。唐杜环 《经行记》: “从安西西北千余里有勃达岭,岭南是大唐北界,岭北是突骑施南界,西南至葱岭二千余里。其水,岭南流者尽过中国而归东海。” 岭北流者尽归胡境而入北海。
即拔达岭。又名凌山。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。唐杜环 《经行记》: “从安西西北千余里有勃达岭,岭南是大唐北界,岭北是突骑施南界,西南至葱岭二千余里。其水,岭南流者尽过中国而归东海。” 岭北流者尽归胡境而入北海。
在今广东紫金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 ·惠州府》: 官塘寨 “在永安县西南清溪社”。
北周保定二年(562)置,属银州。治所在中乡县(今陕西佳县西北一百里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榆林市东北部和佳县西北部地。隋初废。北周置,治中乡县(今陕西榆林市东北)。属银州。辖境约今陕西省榆林市东部一带。隋
在今四川南部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南部县:小盘龙山“似阆之盘龙而小。其相近者曰龙灵山, 面嘉陵, 背西江, 山势如龙,因名”。
即今北京房山区西北长沟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房山县图:西北有长沟峪。民国间为周长铁路的终点站。
在今台湾澎湖县西南风柜里。清乾隆间范咸《重修台湾府志》卷1:风柜尾澳“在厅治南二十五里,可容小艇”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开辟纪》:明天启二年(1622),荷兰船舰至澎湖,“复于风柜尾、金龟头、嵵里白沙、渔
即今广东阳东县东北那龙河西岸合山镇。清道光《阳江县志》卷1有合山墟。
①唐贞观元年 (627) 置,属羁縻西仁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。八年 (634) 属奉州。后废。②辽置,属贵德州。治所在今辽宁抚顺市东。金废。古县名。辽置,治今辽宁省抚顺市东(一说即今抚顺市西北古
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淮、泗之会,即角城也。”东晋义熙中于此置角城县。南北朝时置戍,为战时必争之地。《魏书·世宗纪》:正始元年(504)七月,“萧衍角城戍主柴庆宗以
在今陕西绥德县东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绥德州》:“《名山记》,相传秦扶苏赐死处。”唐胡曾《杀子谷》诗:“至今谷口声呜咽,犹似秦人恨李斯。”
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8)改庄浪卫置,属陕西行都司。治所即今甘肃永登县。永乐元年(1403)复改为庄浪卫。见“庄浪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