勐 (猛) 捧
即今云南勐腊县西五十四里勐捧镇。明设版纳勐捧。傣语 “勐” 为地方,“捧” 为会发光的妖精,意即传说有会发光妖精的地方。清代作勐搻。 民国初有县佐驻此。 1940年设勐捧镇。
即今云南勐腊县西五十四里勐捧镇。明设版纳勐捧。傣语 “勐” 为地方,“捧” 为会发光的妖精,意即传说有会发光妖精的地方。清代作勐搻。 民国初有县佐驻此。 1940年设勐捧镇。
一作嘉裕桥。即今西藏洛隆县东北加玉桥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4:嘉裕桥“番名三坝桥”。《西藏图考》卷3:嘉裕桥“番名三坝桥,一作三巴桥,一作嘉玉桥,又作假夷桥”。
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胶县、高密二县胶济铁路以北地区析置,治夏庄 (今山东高密市东北夏庄镇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49年撤销,并入高密、胶县二县。旧县名。山东解放区设。1945年由胶县、高密两县胶
在今江西万安县南五里。《陈书· 高祖纪》: 南朝梁大宝元年 (550),“高州刺史李迁仕据大皋,遣主帅杜平虏千人入赣石鱼梁”,即此。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宝元年(550年)李迁仕遣
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南九里忠庄乡桃溪畔。原名桃溪庄,为宋、元、明播州杨氏土司庄园。明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 平播毁庄,建延禧寺。崇祯间增建,改名桃溪寺。为庭院式结构,在黔北寺庙建筑中别具一格。山上为杨
1932年改泸水行政区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泸水县。1951年改泸水县。1935年由云龙县属泸水行政区改置,治鲁掌街(今云南泸水县鲁掌镇)。1949年改设泸水设治区。1952年升县。
即今陕西商州市西北牧护关。《清一统志·商州》: 牧护关 “在州西一百二十里,与西安府蓝田县接界。或讹为模糊关。俗传古畜牧之地,有南北二关”。明置秦岭巡司于此。又称模糊关。在陕西省商州市西北、秦岭北侧,
即赤县神州的省称。指中国。唐李白《赠宣城赵太守悦》诗:“赤县扬雷声,彊(强)项闻至尊。”指中国。“赤县神州”的省称。
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于此置三角独山州州同。1913年改为三合县。1941年与都江县合并,改设三都县。1956年改为三都水族自治县。
即比地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、汉源、甘洛等县境。
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松潘卫:归化关“地形险要,有龙溪等砦大小横梁,为诸番出没处。自卫城南至叠溪之永镇堡,此为适中之地”。清以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