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北地郡

北地郡

①战国秦置,治所在义渠县(今甘肃西峰市东境)。西汉移治马领县(今甘肃庆阳县西北)。东汉又移治富平县(今宁夏吴忠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宁夏贺兰山、山水河以东及甘肃环江、马莲河流域。东汉末废。

②东汉末置,寄治冯翊郡界,三国魏割冯翊郡之祋祤县(今陕西耀县东)为实土,辖境相当今陕西耀县和富平县地。其后累有伸缩。北魏移治泥阳县(今陕西富平县西北)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为通川郡。

③隋大业三年(607)改豳州置,治所在定安县(今甘肃宁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峰市及宁县、合水、正宁和陕西旬邑、彬县、长武、永寿等县地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为宁州。


(1)战国秦昭王三十六年(前271年)置,治义渠县(今甘肃宁县西北)。西汉移治马岭县(今甘肃庆阳县西北马岭)。东汉移治富平县(今宁夏吴忠市西南)。属凉州。辖境相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、青铜峡、苦水河以东及甘肃省环江、马莲河流域。东汉末地入羌胡。 (2)东汉末置,寄治冯翊郡界,三国魏割冯翊之祋祤为实土,相当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、富平县地。属雍州。其后辖境屡有伸缩。西魏改名通川郡。(3)北魏置西北地郡,又作北地郡,治彭阳县(今甘肃庆城县西南)。属豳州。北周改为北地郡,属宁州。隋开皇初废。(4)隋大业初改豳州置,治定安县(今甘肃宁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和宁县、合水、正宁及陕西省旬邑、彬县、长武等县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为宁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右

    泛指黄海、东海的近海地区。以在大海之右(西),故名。元置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,治婺州路(今浙江金华市)。明置海右道,治济南府 (治今山东济南市)。泛指黄海、东海的近海地区,以其在大海之右(西),故名。

  • 八素溪

    武义江支流。在今浙江武义县东北、金华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武义县:八素溪“出县北八素山,流入金华县境,为松溪之上源”。

  • 春风岭

    在今湖北麻城市东九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9黄州: 春风岭 “在麻城县。岭多梅花,东坡自新息渡淮,由是岭”。

  • 目初

    又作木初、木杵、目梭。在今越南莱州省西北,黑江南侧的坂木树。清代为临安府纳楼土司辖地。见《滇南界务陈牍·普界陈牍·刀丕文禀》。

  • 大秦寺

    又名景教寺。唐贞观十二年(638)建,在今陕西西安市。会昌五年(845)毁。

  • 临江寨

    在今甘肃文县东北临江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阶州文县 “铁炉寨” 条下: “临江寨在县北百二十里,其下为临江渡。《通志》: 今为临江关驿。”北宋雍熙二年(985年)置,即今甘肃省宕昌县南临江镇。属岷州

  • 兖水

    即济水。亦作沇水、泲水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河东郡垣县: “有王屋山,兖水出。” 兖亦作沇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导沇水,东流为济,入于河。” 又兖州,《史记·夏本纪》 作沇州。古水名。即沇水、济水。《

  • 左要岭

    即今甘肃岷县东北七十五里普鲁岭。《宋史·刘豫传》:南宋绍兴四年(1134),“熙河路马步军总管关师古与豫兵战于左要岭,败绩,遂降贼。洮岷之地尽归豫也”。

  • 金城关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金城津置,属金城县。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北、黄河北岸。《元和志》卷39兰州: 金城关 “在州城西。周武帝置金城津,隋开皇十八年改津为关”。明于黄河南岸置河桥巡司。

  • 上朱岭

    即仙居岭。亦作上洙岭、上株岭。在今江西萍乡市西境。清同治《萍乡县志》卷1:上朱岭“在县西仙居里,距城六十里。有石坚赤如朱,冶者取以锻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