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宕渠郡
①南齐置,属梁州。梁普通三年(522)治所在今四川渠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渠县、大竹、广安等县地。大同三年(537)于郡置渠州。北周武成元年(559)改为流江郡。
②南朝梁置,属新州。治所在北宕渠县(今四川盐亭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盐亭县地。西魏改为盐亭郡。
南朝梁普通三年(522年)置,治流江县(今四川渠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渠县、广安等县地。与渠州同治。北周武成元年(559年)改为流江郡。
①南齐置,属梁州。梁普通三年(522)治所在今四川渠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渠县、大竹、广安等县地。大同三年(537)于郡置渠州。北周武成元年(559)改为流江郡。
②南朝梁置,属新州。治所在北宕渠县(今四川盐亭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盐亭县地。西魏改为盐亭郡。
南朝梁普通三年(522年)置,治流江县(今四川渠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渠县、广安等县地。与渠州同治。北周武成元年(559年)改为流江郡。
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盘山挂月峰下。清道光 《蓟州志》 卷2: “桃园洞在将军石畔,深丈余。”
古名孔家冈镇。即今江苏溧水县南四十五里孔镇乡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二》:孔家镇“在溧水县南”。古镇名。金置,即今山东省乐陵市西南孔镇。为孔子后裔所居,故名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德州德平县有怀仁、孔家镇,即
古为沩口戍。即今湖南望城县北二十里湘江西岸靖港镇。旧置分销盐局,又有舢板巡防分驻。《清史稿·曾国藩传》 载: 清咸丰间,太平天国军攻湖南,“陷湘潭,邀击靖港”。曾国藩军败,“国藩愤投水,幕下士章寿麟掖
在今四川青神县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3眉县:芙蓉溪“在青神县。岸有芙蓉,因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青神县:芙蓉溪“在县东南,流入大江。夹江多芙蓉,因名”。
又作临资口或临泚口。即今湖南湘阴县西二十九里湘江西岸之临资镇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卷29: “陵子市在 (湘阴) 县西,即林子口县丞驻此。”
亦作可散城、柯散城。在今乌孜别克斯坦东部纳曼干北卡桑赛。元耶律楚材《西游录》上:塔剌思城“又西南四百余里有苦盏城、八普城、可伞城、芭榄城”。
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五十里。即废开阳县。明洪武中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东省罗定市东。旧开阳县地,明洪武中于此置巡检司。
明洪武八年(1375)改定辽都卫置,治所在定辽中卫(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辽东都指挥使司:“东至鸭绿江,西至山海关,南至旅顺海口,北至开原。”辖境相当今辽宁大部和内蒙古及吉林部分地区。明
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武昌县:灵溪山在“县南百二十里。周五十里。中有寺观, 皆以灵溪而名”。
清乾隆二十六年 (1761) 改雷波卫置,属叙州府。治所即今四川雷波县。1914年改为雷波县。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裁雷波卫置,治今四川省雷波县。属叙州府。1914年改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