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北徐州

北徐州

①东晋义熙七年(411)置,治所在彭城县(今江苏徐州市)。南朝宋永初二年(421)改为徐州。

②南齐改徐州置,治所在燕县(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,蚌埠、凤阳、滁州、明光、定远、来安等市县地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)改名楚州。

③北魏永安二年(529)置,治所在即丘县(今山东临沂市西二十里古城)。辖境相今山东新泰、临沂、费县、平邑等市县地。北周宣政元年(578)改名沂州。


(1)东晋义熙七年(411年)分徐州淮北地置,治彭城县(今江苏徐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箕屋山、沂山、蒙山及江苏省沛县以南,河南省商丘市以东,安徽省太和县、蒙城县、泗县及江苏省淮河以北地区。南朝宋永初二年(421年)改名徐州。(2)南朝齐置,治燕县(今安徽凤阳县东北)。辖境约当今安徽省淮河以南,蚌埠、定远、滁州等市县以东(天长市除外)和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等地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年)改名楚州。(3)北魏永安二年(529年)置,治即丘县(今山东临沂市东南)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临沂、费县、平邑、蒙阴、苍山等市县。北周宣政元年(578年)改名沂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皂荚桥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元徽二年(474),桂阳王休范反,攻建康,其将“丁文豪破台军于皂荚桥,直至朱雀桁南”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。南朝宋元徽二年(474年),桂阳王休范反,攻建康,其

  • 石璜市

    即今浙江嵊县西石璜镇。据《王氏宗谱》载:元末王维承避战乱来此,命其地曰石王,取盘石相安之义。后演化为今名。清道光《嵊县志》卷2《市镇》:石璜市“在县西北四十里”。

  • 百尺陂

    即逢泽。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:“百尺陂即古之逢泽也。徐广《史记音义》曰, ‘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’。汲郡墓《竹书纪年》作‘秦孝公会诸侯于逢泽’,斯其处也。”见“逢泽(2)”。

  • 方载县

    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积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北。后废。

  • 矣保山

    在今云南姚安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姚安军民府:矣保山“在府北十五里”。

  • 治官县

    即冶官县。在今四川荣县西北。一说在今威远县西北。治为冶之讹。

  • 米山

    ①在今山西高平市东。《元和志》卷15高平县:米山“在县东十里。赵将廉颇,积粮此山, 因名”。②在今江西高安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06筠州高安县:米山“在县北四十里。山有神灵,能兴云雨,著在祀典,岁时祈祷

  • 茗盈州

    北宋置,属邕州左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北全茗镇东茗盈村。元属太平路。明属太平府。民国初属广西镇南道。1916年与龙英、全茗二土州合并设置龙茗县。北宋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北旧茗盈。为邕州所领羁

  • 贤妃镇

    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六十里斗子山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8蓬州: 李特读书台 “在斗子山,李特微时尝隐是山,妇人侯氏归之,昼侍几砚,夜直灯烛,后特以妇为妃,故镇初名贤妃”。

  • 北和州

    唐武德三年(620)置,治所在临泉县(今山西临县北二十五里故县村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县地。贞观三年(629)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临泉县(今山西临县西)。贞观三年(629年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