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遐寨
南宋改北遐镇置,属天河县。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。元改为北遐洞。
南宋改北遐镇置,属天河县。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。元改为北遐洞。
亦作南䍧牱郡。 南齐改牂柯郡置, 治所在且兰县 (今贵州黄平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贵阳、瓮安、黄平、独山、惠水等县市一带。梁大宝以后废。
在今山西襄汾县南八里丁村附近的汾河东岸。1953年发现,1954年进行调查,并作重点发掘,发现人牙三枚,旧石器二千零五件,哺乳动物化石梅氏犀、披毛犀、野马、纳玛象、斑鹿、方氏鼢鼠、原始牛等二十八种。1
西藏古地名。约在今安多县安多买马区。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“鹘莽驿……百里至野马驿。”
一作西平关。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三十里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31《边防记》:“《四夷考》曰:南路自西宁关起以至平定关,河东大姓属牛毛土官管辖,河西小姓属羊毛土官管辖,即《志》所谓牛脑、羊
西汉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宝丰县东三十六里古城村。西晋属襄城郡。东晋废。古县名。本春秋楚父城邑,西汉置县,治今河南省襄城县西。属颍川郡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更始元年(23年),“光武因复徇下颍阳
在我国南海诸岛的中沙群岛内,位于中沙大环礁西南部边缘。东距波洑暗沙7.5海里,西距果淀暗沙3.5海里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排波暗沙。
集镇名。在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南部、松花江畔。小白山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3000。“红旗”系满族八旗兵红旗营驻地,后成村名。主产稻、蔬菜。养殖业发达。有化工、食品、制砖等厂。
北宋天禧二年 (1018) 置,属慈利县。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七十二里江垭镇。北宋时筑,在今湖南省慈利县西北。后废为市。
①即今江西九江市东北长江南岸回风矶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九江府:回风矶“舟楫至此俱转蓬避风,因名”。②一名回龙矶。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五十里长江边。南宋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过回风矶,无大山,盖江滨石碛耳。然
即今台湾省彰化县。原称半线社,为高山族聚居地。清高拱乾《台湾府志》卷2有半线庄之名。康熙末已成半线街。雍正元年(1723)于此设彰化县。即今台湾省彰化县驻地。清康熙五年(1666年),台湾郑经将刘国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