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山县
唐天宝元年(742)改翼针县置,为临翼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翼州治。后没入吐蕃。
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翼针县改名,治今四川省茂县西北校场坝北。为临翼郡治。乾元元年(758年)为翼州治。广德元年(763年)与州入于吐蕃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翼针县置,为临翼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翼州治。后没入吐蕃。
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翼针县改名,治今四川省茂县西北校场坝北。为临翼郡治。乾元元年(758年)为翼州治。广德元年(763年)与州入于吐蕃。
又作沁河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苏里江下游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 作 “勒必拉” 河齐召南 《水道提纲》 卷25: 乌苏里江与和洛河相会后,“又西北流百余里,经噶山三,又有沁河自东南来注之”。
在今江苏吴县西南。明王鏊 《姑苏志》 卷9: 楞伽山 “一名上方山。在吴山东北,其顶有浮图”。东北为茶磨屿,以其三面临水,故以屿名。俗称磨盘山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齐中兴元年(501),萧衍起兵攻建康,“王茂、邓元起、吕增珍进据赤鼻逻”,即此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。南朝齐中兴元年(501年),萧衍起兵攻建康,命王茂等进据赤鼻
在今天津市宝坻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一》: 蓟运河 “在宝坻县东三十里。其上流为梨河,发源迁安县之三屯营、芦儿岭; 一自蓟州之沽河; 一自三河县之泃河,至县东北三岔口合流,俗名潮河,亦名运粮河,又名
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南十里,路通咸阳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7泾阳县: 泾水渡有 “眭城渡”。
西汉置,属东平国。治所在今山东汶上县北。南朝宋改为平陆县。古县名。西汉以平陆邑置,治今山东省汶上县北。属东平国。因西河郡有平陆县,故称东平陆县。南朝宋改为平陆县。
在今江苏句容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25润州句容县:“竹里山, 在县北六十里。王涂所经,涂甚倾险,行者号为翻车岘。山间有长涧,高下深阻,旧说云似洛阳金谷。宋武帝初起, 自京口至江乘,破桓玄将吴甫之于竹里,移
即今安徽含山县东北祁门(祁门站)。旧属和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和州:祁门驿在“州西四十里。《志》云:洪武十五年设祁门马驿于此,弘治五年迁入含山县西门内”。
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黑龙江北支布林达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 博啰穆丹河 “在黑龙江城西北四百里。……俱出西北兴安岭。博啰穆丹、巴勒坦二河会额赫河,南流入黑龙江”。
即今山西稷山县西南下迪乡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》 “小河镇”条下:下迪镇“在县西二十里……明嘉靖中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