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厦门市

厦门市

1933年由思明县城区析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即今福建厦门市城区。1934年裁撤,并入思明县。1935年思明县撤销,城区及鼓浪屿区复置厦门市,仍属福建省。


在福建省东南部沿海、金门岛西北侧。面积1637平方千米。人口141.7万。辖思明、海沧、湖里、集美、同安、翔安等六区。市人民政府驻思明区。相传因地处海道下方,名下门,谐音为厦门,一作夏门。本同安县嘉禾屿,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江夏侯周德兴在岛上建筑城堡,号厦门城,设永宁卫中左千户所。清顺治十二年(1655年)郑成功改中左所为思明州,辖厦门、金门二岛,州治所驻厦门岛。康熙十九年(1680年)废州,复属同安县;二十二年以台湾府合厦门置台厦兵备道;二十五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厦门,置厦门厅。雍正五年(1727年)始为兴泉道驻地;十二年改为兴泉永道,仍为道署驻地。1913年废厅改置思明县,置南路道。1914年改称厦门道,为道署驻地。1928年废道,各县直属福建省。1933年析思明县地置厦门市(1935年2月正式设厦门市,同年5月为省辖,划入同安县之禾山区)。1949年10月后仍为省辖。1953年、1957年先后划入同安县集美乡和灌口区12乡。1958年划入海澄县海沧公社,是年增辖同安县。1970年同安县仍归晋江专区,1973年复属厦门市。1980年辟设厦门经济特区。1996年同安县撤销并入,改置同安区。地处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南部。台地、平原地面海拔在50米以下。海岸多岬角,岸线曲折,有厦门半岛及鼓浪屿、大澄岛等大小岛屿26个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花生、甘蔗为主。特产龙眼、牡蛎。工业有机械、化学、电子、纺织、仪器仪表、食品、皮革等。设有厦门大学、集美航海学院等。鹰厦铁路纵贯西部。福诏、厦隘、新集等干线公路纵横市境。有厦门港、刘五店等港口。高崎国际机场通航国内外。名胜古迹有鼓浪屿—万石山风景区、鳌园、南普陀寺、陈化成墓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洪口场

    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。清道光 《通江县志》 卷2: 洪口场 “离城一百六十里”。1933年川陕省洪口特别区苏维埃政府驻此。

  • 驿店镇

    北宋置,属岐山县。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南益店镇。

  • 㟃峿镇

    汉为司吾县, 俗讹为㟃峿。 在今江苏新沂市南五十里㟃峿村。 为北通山东孔道。 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乾祐二年 (949),南唐遣将皇甫晖出沂、泗招纳淮北群盗, 汉 “徐州将成

  • 龙混镇

    亦名龙居店。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蒲台县“三姑台”条下:龙居店“亦曰龙混镇。相传宋太祖微时尝潜寓于此”。

  • 壮悔堂

    原名杂佣堂。在今河南商丘市老城内。为明末才子侯方域幼年读书处。屋为侯氏老宅,两侧原有翡翠楼、香君楼等房舍,现已不存。侯35岁时回顾往事感慨不已,时当壮年,遂改名壮悔堂,并在此著述。清孔尚任所著《桃花扇

  • 延贤山

    即今四川绵阳市南三里塔子山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4绵州:迎贤山“即郡之南山。岸曲有巨石。初有父老钓于涪水,因名涪翁钓矶。《后汉书》云:郭玉尝传其学,故延贤之名因此得之”。又称榜山、南山、太平山、塔子山。在

  • 中渡

    ①即今广西鹿寨县西北中渡。明万历十四年(1586)移平乐镇巡司于此。②在今四川雅江县雅砻江东岸河口乡。清康熙五十八年(1719)于此设渡, 因位于上下渡之间,故名。雍正八年(1730)于此设德清营,乾

  • 工尧隘

    在今广西田东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1田州:工尧隘“在州东南。亦曰共尧村。州之险塞也。嘉靖初,官兵讨岑猛,猛以劲兵屯工尧隘。别将沈希仪击之,去工尧五里而营,夜分三百人缘山而右,走间道,三百人沿江而左

  • 梅溪

    ①南溪支流。在今浙江缙云县西部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缙云县: 梅溪 “在县西十里……汇流于南源溪”。②武义江支流。在今浙江金华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金华府: 梅溪在 “府南十五里。源出武义县大家山,

  • 馆觉

    明代西藏地区名。《明史·西域三·护教王》 载: 护教王为馆觉僧。永乐五年 (1407) 受封,赐金印、诰命,准世袭。为明代乌思藏五王之一。其辖地在今西藏昌都东部各县,治所在贡觉县境。即今西藏自治区贡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