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绥河
一作哈瑞河。在清外蒙古赛音诺颜部境。即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的哈努伊河 (或作哈苏依河)。《清一统志·喀尔喀》: 哈绥河 “源出塔米尔河北山中,东北流五百里许,入色楞格河”。
一作哈瑞河。在清外蒙古赛音诺颜部境。即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的哈努伊河 (或作哈苏依河)。《清一统志·喀尔喀》: 哈绥河 “源出塔米尔河北山中,东北流五百里许,入色楞格河”。
永定三关之一。在今湖南桑植县东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慈利县:“西北有龙伏关,东南有后平关、黑崇关,谓之永定三关。”
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桑植安抚司: 雷打崖“在司 (治今美坪峒) 西南。其崖崩裂,世传雷所击也。往来者缘梯而过,称为险绝”。
亦作新石铺。即今四川简阳市南新市镇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89简州: 新市铺 “在州南二十里”。
即今湖南安化县东北三十八里龙塘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安化县:“《志》云,宋时茶法甚严,县境伊溪、澬江滨,皆产茶,民趋利攘窃,遂啸聚为乱。因议于澬江、龙塘建砦,命将统兵戍守,民赖以安。”
①一作淮恩县。东魏改淮阴县置,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。北周改为寿张县。②唐垂拱二年(686)置,属漳州。治所在今福建诏安县北。开元二十九年(741)废。古县名。(1)东魏武定七年(549年)置,
即小招寺。在今西藏拉萨市中心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5:“巴汉招庙即小招。”蒙古语“巴汉”意为小,“招”意为庙。
十六国属前凉。在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 卷69前凉录: 张骏太元三年 (东晋咸和二年,即公元327年),前赵刘胤西伐张骏,“乘胜追奔济河,攻陷令居,入据振武,河西大震”。即此。在
在今云南昆明市内。《清一统志· 云南府一》: 九龙池 “在昆明县城内。其地蔬圃居半,故又曰菜海子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作翠湖。今为翠湖公园。
即黄堽集。今山东单县西南黄岗镇。
唐贞元元年 (785) 升梅溪场置,属福州。治所即今福建闽清县。五代梁乾化元年 (911) 改名闽清县。旧县名。唐贞元元年(785年)升梅溪场置,治今福建省闽清县。属福州。五代梁乾化元年(911年)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