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胡集
即今河北易县西南塘湖镇。明弘治 《易州志》 卷5: 唐胡集 “在城南四十五里。
即今河北易县西南塘湖镇。明弘治 《易州志》 卷5: 唐胡集 “在城南四十五里。
在今陕西千阳县南,接近箭括岭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乾祐元年(948),蜀将安思谦进屯散关,“遣马步使高彦俦、眉州刺史申贵击汉箭筈安都寨,破之”。即此。
唐置羁縻州,属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大凉山地区。后废。
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北金装镇。明万历 《广东通志》 卷40: 开建县有金庄墟。
即蒙古车臣汗部左翼中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巴特瑙饶布东。
一名尖山。在今安徽旌德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旌德县:正山在“县西三十里。峰岩峭峻,泉石错列。谚云:正山巍峨接星斗,分别冈峦九十九。南唐屯戍于此,以备吴越”。
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,废除节度使统辖支郡制度,分境内为若干路。设监司,掌管一路财政、刑狱,并监督地方官吏。其初未有定制,至道三年(997)始分为京东、京西、河北、河东、陕西、淮南、江南、荆湖南、荆湖北
北周天和元年 (566) 改马蹬郡置,属开州。治所在西流县 (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坝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废。
①在今山东莱州市西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掖县:五龙泉在“府西三里。潴而为池,凡半亩许。民获灌溉之利”。②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延安府:五龙泉“在府城东北,从石罅中涌出,汇而为池”。
即竹洼寺。今西藏察隅县北竹瓦根。清末刘赞廷《察隅县志略》:由鸡贡“东北行,七十里至竹瓦寺宿”。即此。
在今河南灵宝市城内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灵宝县: “有桃源宫,武德元年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