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喀尔喀

喀尔喀

明、清蒙古部名。明代汉文文献译为 “罕哈”,清代译为 “喀尔喀”。明中叶,蒙古达延汗分其地为左、右翼各三万户,喀尔喀为左翼三万户之一,因地在哈剌哈河 (Qalqa) 流域而得名,封其子阿勒楚博罗特、格埒森札共领之。后阿勒楚博罗特子虎喇哈赤率部南迁至辽河流域,其五子分领五部 (五鄂托克,明人称为 “五大营”),为内喀尔喀。五部为翁吉剌特、扎鲁特、巴约特、巴林、乌济业特。明末,翁吉剌特、巴约特、乌济业特三部被并入察哈尔,余众或投明朝,或投后金 (被编入满洲八旗); 扎鲁特、巴林两部归降后金,从征有功,编为内扎萨克蒙古旗,清代属昭乌达盟。格埒森札七子留居故土,分领七鄂托克,分左、右翼,为外喀尔喀。明后期,其势力扩展至杭爱山地区,于是右翼居杭爱山,左翼居土拉河及其以东。格埒森札长子之曾孙、右翼长素巴弟,始号扎萨克图汗; 第三子之曾孙、左翼长衮布,始号土谢图汗; 第五子之孙硕垒居克鲁伦河,始号车臣汗。康熙二十七年 (1688),外喀尔喀三汗所部遭噶尔丹侵掠,皆投归清朝; 三十年,编为外扎萨克蒙古旗三十二个。三十六年,返回漠北。雍正间,从土谢图汗部中分出赛音诺颜部,遂为四部,各设一盟。至乾隆时,外扎萨克喀尔喀蒙古四盟属旗增至八十六个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同源墟

    即桐源墟。今江西临川市西北四十里桐源乡。

  • 精舍山

    在今湖北郧县境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郧乡县: “有精舍山。本独山,天宝中更名。”

  • 保牢山

    在今湖南怀化市境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1沅州: 保牢山 “昔人保聚其中,以其牢险,因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沅州 “明山” 条下: “又保牢山,州(治今芷江侗族自治县) 东百里。蛮僚据此,资其牢险。”

  • 括苍县

    隋开皇九年 (589) 分松阳县置,为括州治。治所在今浙江丽水市东南七里古城村。《元和志》卷26: “取括苍山为名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为永嘉郡治。唐初复为括州治,天宝、乾元间为缙云郡治。大历十

  • 庆城县

    1914年改余庆县置,属黑龙江省绥兰道。治所在余庆街(今黑龙江省庆安县)。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。1944年改名庆安县。(1)旧县名。原名余庆县,因与贵州省余庆县重名,1914年改名。治余庆街(今黑龙

  • 东道

    唐代我国对尼泊尔的交通路线。唐道宣《释迦方志》卷上:自河州(今甘肃临夏县)西行,经今青海西宁,西南行经西藏自治区,出境后入“尼波罗国”。

  • 白虎沟

    即今河北隆化县西北八十里白虎沟蒙古族满族乡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承德府丰宁县有“白虎沟”镇。

  • 台拱厅

    清雍正十一年(1733)置,属镇远府。治所即今贵州台江县。1913年改为台拱县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年)设台拱寨城,十二年置厅,治今贵州省台江县。属镇远府。1913年废厅改县,1941年改名台江。

  • 泥姑砦

    北宋置,属沧州清池县。在今天津市东南东西泥沽村一带。政和三年 (1113) 改名河平砦。

  • 廉川堡

    在今青海民和回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晋书·秃发乌孤载记》: 东晋太元二十年 (395),“乌孤讨乙弗、折掘二部,大破之,遣其将石亦干筑廉川堡以都之”。北魏废。在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