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福殿
在汉魏洛阳故城 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。《三国志·魏书 ·文帝纪》: 黄初七年 (226) 五月“丁已,帝崩于嘉福殿”; 《明帝纪》: 景初三年 (239)正月,“帝崩于嘉福殿”,即此。
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。三国魏文帝曹丕、明帝曹睿皆死于此。
在汉魏洛阳故城 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。《三国志·魏书 ·文帝纪》: 黄初七年 (226) 五月“丁已,帝崩于嘉福殿”; 《明帝纪》: 景初三年 (239)正月,“帝崩于嘉福殿”,即此。
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。三国魏文帝曹丕、明帝曹睿皆死于此。
本明金川堡。在今四川德昌县东南锦川乡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89西昌县: 锦川桥铺“在县南一百六十里”。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改杞州置,治所在白马县 (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)。《寰宇记》 卷9:“取滑台为名。” 大业二年 (606) 改为兖州。三年改东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置滑州。天宝元年(
①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,其南八里为砀山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高祖隐于芒、砀山泽间。”②即北邙山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北。《晋书·惠帝纪》:太安二年(303),“帝军于芒山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永城市东北
在今江苏丰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文德元年(888),“时溥自将步骑七万屯吴康镇,朱珍与战,大破之”。胡三省注引薛居正《五代史》:“朱珍攻丰,下之。时溥以全师会战丰南吴康里。”古镇名。在今江苏省丰县南。
明洪武二十五年 (1392) 置,属保安州。在今河北涿鹿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保安州:麻峪口堡 “当龙门南口,傍有红站口诸险,……虽近内地,而守御最切”。
①在今四川重庆市东朝天门外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重庆府巴县: 朝天驿在 “府治东三里”。在附近江中有丰年碑,或谓之义熙碑,每水落而碑出,则年丰,人争摹打,数十年不一见。②在今四川蓬溪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
即今四川雅安市西南四十里观化乡。清允礼《西藏往返日记》:雍正十二年(1734)十二月,“十一日, 出(雅州)府南门上坡西南行……竞一日之力,仅行四十五里,泥淖颠蹶,而至观音铺宿焉”。
①古名大渡水、沫水、平羌江、平乡江、雅河。在今四川西部,为大渡河最大支流。《水经·青衣水》: “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,东与沫水合也,至犍为南安县入于江。” 源出四川宝兴县北夹金山南麓,曰宝兴河,西南流
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安丘市东南。鸿嘉元年(前20)封高密顷王子尝为安丘侯,即此。东汉废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安丘市东南。属北海郡。东汉废。
①在今天津市蓟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蓟州:白龙港在“州南七十里,亦曰白龙江,绕桃花山下,泃河、沽河诸水皆汇焉。入宝坻县界亦名潮河,以河通潮汐也”。②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原川沙县东北。为由县入海之口,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