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四明

四明

浙江省旧宁波府(治所在鄞县,今浙江宁波市)的别称,以境内有四明山得名。


宋明州、庆元府,元庆元路,明、清宁波府的别称,以境内四明山得名。如宋有《乾道四明图经》、元有《延祐四明志》、清有《四明志补》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羽

    即析。春秋楚邑。即今河南西峡县治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八年(前524),“冬,楚子使王子胜迁许于析,实白羽”。即“析”。

  • 北炉桥寨

    即今安徽定远县西北九十里炉桥镇。《清一统志·凤阳府二》:北炉桥寨“在定远县西。本朝雍正八年,移主簿驻此”。在今安徽省定远县西炉桥。清雍正八年(1730年)移定远主簿驻此。

  • 北上洛郡

    南朝宋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北上洛县(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镇)。梁改为南洛州。南朝宋侨置,治北上洛县(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)。属梁州。辖境不详。梁改置南洛州。

  • 白鸽寨

    在今广东湛江市西南太平镇南通明村。《清一统志·雷州府》:白鸽寨“在遂溪县东(西)南一百四十里。明隆庆中置。崇祯五年,海贼刘香寇寨,县城为之戒严。本朝康熙迁界废。八年复,九年筑土城。……设水师守备驻守”

  • 周武防

    北周保定元年 (561) 废朔州置,即今甘肃庆阳县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改为合川镇。

  • 小宛驿

    亦作小湾驿。清置,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小宛堡村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安西直隶州有小宛驿。

  • 高平郡

    ①西晋泰始元年 (265) 改山阳郡为高平国,治昌邑县 (今山东巨野县南)。十六国后赵改为郡。南朝宋移治高平县 (今邹城市西南)。北齐天保七年 (556) 移治任城县 (今济宁市)。隋开皇三年(583

  • 大信山

    在今广东平远县西北中行镇境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平远县图表:“又南帽子山,绵亘而南为大信山。”

  • 蔡泾闸

    在今江苏江阴市南南闸镇。为五泻水上之闸。《宋史·河渠七》: 南宋乾道二年 (1166)“以漕臣姜诜等言,造蔡泾闸及开申港上流横石,次浚利港以泄水势”。又称南闸、下闸。在今江苏省江阴市南南闸镇锡澄运河上

  • 河渡关

    在今贵州遵义县东南,下临乌江。《明史·童元镇传》: 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 讨杨应龙叛乱,“前哨参将谢崇爵乘势督泗城及水西兵再拔河渡关”。官军惨败。在今贵州省遵义县东南。下临乌江,为通贵阳要隘。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