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口城
三国吴黄武二年 (223) 孙权筑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蛇山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黄鹄山东北对夏口城。” 即此。南朝宋为郢州及江夏郡治。
三国吴黄武二年(223年)筑,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鹄山上。形势险要,历为争战要地。
三国吴黄武二年 (223) 孙权筑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蛇山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黄鹄山东北对夏口城。” 即此。南朝宋为郢州及江夏郡治。
三国吴黄武二年(223年)筑,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鹄山上。形势险要,历为争战要地。
在今湖北汉川县西北桐冢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汉川县:同冢在“县西百四十里。一名疑冢。俗传曹操败于乌林,伪作此冢。正德中,群盗邱仁等哨聚于此”。
在今湖北鄂州市东南。清康熙 《武昌县志》 卷2: 武昌镇 “县东南六里。古昌乐院旧址。今废”。
一作桑沟澳或桑沟口。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南桑沟湾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 作桑沟口。洪宪元年 (1916) 《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》 作桑沟湾。
即今吉林辉南县东南杉松冈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辽宁辉南县:“县属杉松岗,距县市西南三十五里。……本地以产炭著闻。”沈吉铁路有支线经此。
一作托克三。即今新疆托克逊县。土名九台。据清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2:“回语:托克三,九十数也。九十户居之,故名。转音为托克逊。”1929年置设治局。1944年改托克逊县。
西晋改显亲县置,属天水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北三十里叶堡乡金城里。北周废。见“显亲县”。
在今云南永平县西南博南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永平县:丁当丁山关“山路峻险,置哨守于此”。
1947年8月由嵊泗列岛设置,属江苏省。驻菜园镇 (今浙江嵊泗县)。取嵊屿和泗礁山两岛的首字为名。1948年10月改由国民党海军管辖,设嵊泗巡防处。解放后1949年4月改置嵊泗列岛军事管制委员会,后隶
元至正二十五年 (1365) 朱元璋以南安路置,治所在大庾县 (今江西大余县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章水、上犹水流域。1912年废。因地当五岭东端,控大庾岭路,历代为南北交通冲要。元至正二十五年(1365年
又名章门、光华门、便门。汉长安城西面南头第一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雁秋门村东南二里。《汉书· 五行志》: 成帝元延元年 (前 12)正月,“长安章城门门牡自亡”。注引晋灼曰: “西出南头第一门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