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旺土司
清初改大旺安抚司置,属施州卫。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三十二里旧司镇。雍正十三年(1735)废。
清初改大旺安抚司置,属施州卫。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三十二里旧司镇。雍正十三年(1735)废。
亦作乌克苏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萨腊普耳斯科耶。清属三姓副都统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混同江南岸,东至海滨旧设噶珊有“乌克索米”。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《北京条约》被俄割占。
亦名广魏县。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南六十里柳树镇。《水经·涪水》:“涪水出广魏涪县西北,南至小广魏,与梓潼水合。”郦道元注:“小广魏即广汉县也。王莽更名曰广信也。”
一名白羊口。在今山西天镇县北白羊口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大同县有白阳口。
①在今北京市北海北岸天王殿西。是一座彩色琉璃砖影壁。清乾隆二十一年(1756)建。面阔25.86米,高6.65米,厚1.42米。影壁用四百二十四块预制的七色琉璃砖砌筑而成,色彩绚丽。壁面九条浮雕蛟龙形
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昭公五年 (前537),楚莫敖屈生赴晋,过郑,郑伯“劳屈生于菟氏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省尉氏县西北。
在今河南尉氏县西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:长明沟水“出苑陵县故城西北……谓之龙渊泉,……东南径凡阳亭西,而南入白雁陂……引渎南流,谓之长明沟”。《寰宇记》卷1开封府尉氏县:“长明沟,在县西四十五里,源出许州
①唐置,为军镇,属嘉州。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一百七十里铜茨乡。②北宋置,属桐城县。即今安徽桐城县东北铜镇村。(1)镇名。(1)在江苏省铜山县西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50.3平方千米。人口9.5万。镇
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峆㠠山。 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1作 “峆㠠山”。 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蛤蠦山,“ 《县志》: 巅多灵水,随石窦迸出。又多蛎房,海水结聚而成。上有蛤蠦寺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兴州置,治所在嘉宁县 (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凤州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承化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峰州。辖境相当今越南
①亦名屏风岩、程公岩。即今广西桂林市东北屏风山。南宋范成大 《桂海虞衡志》: “屏风岩,在平地断山峭壁之下。入洞门,上下左右皆高广百余丈,中有平地,可宴百客。仰视钟乳,森然倒悬者甚多。蹑石磴五十级,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