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营

大营

①即今吉林抚松县南仙人桥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抚松县:“由(长白)府至县之路, 自府西梨沟镇至十五道沟,西北行,逾岭顶,经竹木里、漫江营,小谷山、石头河、海青岭、大营、汤河口,再北行达县治。”

②在今江苏东海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海州:“大营在州(今海州镇)西五里。《志》云,蒙古阿鲁攻围海州时筑。”


(1)山名。在贵州省麻江县西部。山体呈东南—西北走向。三座小山峰互为犄角,最高峰海拔1518米。周围为悬崖,中间平缓,地势险要。清咸丰、同治年间,苗民于此设营,抗御清军,固守十余年,因而得名。今营址尚存。山腰建有大昌重晶石矿。(2)集镇名。在云南省嵩明县中北部。属嵩阳镇。人口3750。清回民在此扎营驻兵,得名大营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等。有冷作铆焊、皮革制品等厂。设大型皮货交易市场。昆水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塔

    即崇妙保圣坚牢塔。在今福建福州市区乌石山东麓。

  • 董峰山

    原名董奉山。在今河南信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信阳州: 董峰山 “在州西南五十里。峰峦竞起,高出群山。上有黑龙洞”。

  • 格咱汛

    在今云南中甸县东北八十五里。清有外委把总驻防。

  • 白龙河

    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武进县:白龙河“在府西北五十里。西接得胜河,东通澡港,入大江”。

  • 宁戚城

    在今山东章丘市东北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杨绪沟“北径宁戚城西,而北流注于济水也”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34:宁戚城“在(章丘)县(按指县旧治绣惠镇)东北二十五里。齐大夫宁戚采邑”。

  • 修城道

    亦作循城道。西汉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成县东南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“汉水东南径修城道南,与修水合。” 即此。东汉废。

  • 龙级山

    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思城州:龙级山“在州(治今思城乡)治西南。山盘旋高峻,层级而上”。

  • 吴望山

   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58引《湘中记》曰:“山本名秦山,其水呜咽如秦川陇水。孙权未建号初,山忽声如雷,因开洞穴,石有文彩,孙权以为瑞。天宝六年敕改为吴望山。山下有岩,名秦岩,长

  • 隆德县

    金皇统初升隆德寨置,属德顺州。治所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南火家集。县以德隆砦为名。元迁今宁夏隆德县,属静宁州。明属平凉府。民国初属甘肃泾源道。1928年直属甘肃省。1958年改属宁夏回族自治区。在宁夏回族自

  • 商原

    即古商颜。在今陕西大荔县北二十余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28引 《水经注》 云: “洛水南经商原西,俗谓许原也。” 唐杜佑 《通典· 州郡三》: 冯翊县“有洛水商原。商原,所谓商颜”。即“商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