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作青腰。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北六十六里青腰镇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兴宁县 (今资兴市) 图: 县东有青要墟。
元元贞元年(1295)升吴江县置,属平江府。治所即今江苏吴江市。明洪武二年(1369)复降为吴江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吴江县置,治今江苏省吴江市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吴江市。属平江路。明洪武二年(
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凤凰山上。宋《淳祐临安志》卷8:凤凰山“山上旧有圣果院,今废”。王安石有《游杭州圣果寺》诗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山茌县置,属临淄郡(后改齐州)。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南丰齐集。元和十五年(820)并入长清县。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山茌县置,治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南。属齐州。元和十五年(
亦作安获山。在今越南中部清化西北。元黎崱《安南志略》卷1:安镬山“出碑砚石。《旧志》载:豫章太守范宁遣使往九真采石磬,为学中用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清化府:安镬山“在府东南东山县。产美石。晋豫章太守
又名喀喇塔拉额西柯淖尔。在今新疆精河县北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3: 喀喇塔拉额西柯淖尔 “戽水于岸自然成盐,商贾运贩一升数钱,伊犁之境是焉仰给,故又曰盐海”。
明成化中置,即今广西昭平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昭平县 “龙平旧城” 条下: 昭平堡 “正德三年迁堡城于府江东岸,置守备司。万历四年置县,六年于岸旧址建城为治”。
①秦置,属济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陵县东北神头镇。相传秦始皇东游,厌气于此,故名。汉高帝六年(前201)封功臣爰类为侯邑。不久改富平县,属平原郡。东汉明帝复改厌次县,移治今山东惠民县东桑落墅。西晋属乐陵国
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乐罗镇。旧属崖州,明置巡司于此。村名。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部。属九所镇。人口 4300。原系黎族村庄。1427年福建汉人迁此居住。产稻、甘蔗、花生。三(亚)八(所)铁
在北宋东京城 (今河南开封市) 雷家桥西南。祀太公姜尚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开元十九年 (731),“初令两京诸州各置太公庙,以张良配享”。肃宗上元元年 (760),“追谥太公望为武成王,选历代名将为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