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鹏山
①在今福建福州市北,螺峰山之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 “螺峰山”条下引《陶隐居集》曰:“晋太康中,任敦自茅山往居大鹏山王霸宅,得金版仙诀。”即此。
②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46泉州府:大鹏山“在永春县北。其山突起万状,形若鸟翼”,故名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永春县:大鹏山在“县城北,形如飞鹏乘翅”。
③在今广东深圳市龙岗区东南大鹏半岛上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大鹏山“在新安县东南一百二十里。山脉自罗浮来,状如鹏举,一名七娘山。其前又有老大鹏山在海中”。
①在今福建福州市北,螺峰山之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 “螺峰山”条下引《陶隐居集》曰:“晋太康中,任敦自茅山往居大鹏山王霸宅,得金版仙诀。”即此。
②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46泉州府:大鹏山“在永春县北。其山突起万状,形若鸟翼”,故名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永春县:大鹏山在“县城北,形如飞鹏乘翅”。
③在今广东深圳市龙岗区东南大鹏半岛上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大鹏山“在新安县东南一百二十里。山脉自罗浮来,状如鹏举,一名七娘山。其前又有老大鹏山在海中”。
即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西部之金塘岛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波府定海县: 金塘山 “在县东南海中约百里,半潮可到。山周环二百里。旧为昌国县之金塘乡,明初徙民入内地; 嘉靖中倭夷窃据,参将卢镗击败之”。金塘
在今湖南凤凰县北二十三里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 “两山雄峙,一径盘纡,东西隘口数处,……为民间御苗之地”。
即黑龙江省东南中俄界河乌苏里江。源出锡霍特山,东北流入黑龙江。《金史·婆卢火传》:“直攧里部人尝寇耶懒路,穆宗遣婆卢火讨之,至阿里门河,辞勒罕伪降,遂略马畜三百而去。”即此。古水名。又称阿里民忒石水。
清光绪八年 (1882) 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在喀什噶尔新城 (今新疆疏勒县)。辖境相当今新疆喀什、疏勒、疏附、岳普湖、阿图什、乌恰等市县地。十年 (1884) 属新疆省。二十八年 (1902) 升为疏
即恭陵。在今河南偃师市南缑氏乡滹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。为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。
一名解苏国。唐西域国名。都城在数瞒城 (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市附近)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愉漫国 “东西四百余里,南北百余里。……其王奚素突厥也”。龙朔初置天马都督府于此。
隋开皇十九年 (599) 置,属藤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南大新乡大中圩。大业初属永平郡。唐属龚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572) 废入平南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九年(599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东
在今四川雅江县河口镇西岸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置中渡哑出卡土百户。后废。
即今江苏涟水县东北七十二里甸湖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广西鹿寨县西南雒容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雒容县:“万历四年正月迁于灵塘。”即此。1951年改为雒容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