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天生桥

天生桥

①在今江苏溧水县城西十里胭脂河上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》 引《江南通志》称:天生桥“高十二丈。明洪武十年,太祖命崇山侯李新凿胭脂河,因石势而成,故名”。

②在今贵州安顺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安顺府:天生桥在“(十二营长官)司东北四十里。为往来要道”。

③在今贵州安顺市东北龙潭洞前。《清一统志·安顺府》:天生桥,“《府志》:石壁千仞,环绕如城,水经其下,惊涛急流,乃天设之险也。《名山记》:一名跨潭,溪广二丈许,长二十余丈”。

④明置天生桥哨,属乌撒卫。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北。清属威宁州,置天生桥汛。

⑤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金筑安抚司:天生桥在“司(治今广顺镇)北三十里。石壁千仞,环绕如城,水流其下,人行其上,平坦如桥”。

⑥在今云南临沧县南百余里。清有千总额外外委驻防。

⑦一名天桥。又名石马桥。在今云南大理市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6大理府:龙尾关“其右有石长丈余,名天桥。洱河之水过其下,两岸石险,人不可度。又名石马桥”。

⑧在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路南州:天生桥“有二:一在州北五十里,一在州东北十二里, 皆石梁可渡,不假人力, 因名”。


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城东10千米。为都岗河上游自然形成的一座石灰岩桥,高70米,宽10米,长50米,都岗河穿石而去,景致奇特壮观。岩壁满布蜂窝状洞穴,栖居岩鸽、红嘴鸦等高原禽类。天生桥附近方圆2.3千米范围内分布高原温泉多处,水温40~54℃,为当地著名风景游览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他楼县

    隋大业元年(605)置,属平凉郡。治所在他楼城(今宁夏海原县东北李旺堡北)。唐贞观六年(632)于此置缘州。神龙元年(705)改名萧关县。古县名。唐高宗时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东南。属原州。神龙

  • 野猫洞汛

    在今湖北保康县南,歇马河西岸。清有把总驻防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6保康县: 野猫洞“ 《光绪舆地记》: 在城西南一百四十里”。

  • 张练塘

    又称章练塘。在今浙江省嘉善县东北,上承三白塘,东流入今上海市青浦区界。明夏原吉诗:“塘名章练起何时?试问村翁尽不知。”

  • 白雉山

    ①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平定州》: 白雉山“周二十四里, 旧有晋王庙。《风土记》:晋主李克用与嗣昭过此获白雉,因名”。②一名白紵山。在今湖北鄂州市南五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12武昌县:白

  • 火石垭

    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火石乡。同治《酉阳直隶州志》卷4酉阳州:火石垭场在“州西北二百四十里”。清设州判。民国设县佐。

  • 桃山驿

    明洪武四年 (1371) 置,属潮州府揭阳县。在今广东揭阳市东二十里桃山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,在今广东省揭阳市东。

  • 青眉山

    在今陕西延川县西北六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36延川县: 青眉山,“耆老云,后魏有吐蕃青眉家族居此”。

  • 褚城

    一作赭城。在今安徽合肥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光启二年 (886),寿州刺史张翱遣其将魏虔将万人寇庐州,庐州刺史杨行愍遣其将田頵、李神福、张训拒之。败虔于褚城”。即“赭城”。

  • 班勒纥城

    亦作班城、班里城、巴里黑、把力黑、板勒纥、必里罕。即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 十六年 (1222),“秋,帝攻班勒纥等城”。后为察合台汗国属地。

  • 龙门山

    ①又名独固门。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云州乡东北五里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龙门县:“有龙门山,石壁对峙,高数百尺,望之若门。徼外诸河及沙漠潦水,皆于此趣海。雨则俄顷水逾十刃,晴则清浅可涉,实塞北控扼之冲要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