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夏前卫
明洪武十七年(1384)置,属陕西都司。治所在宁夏城内(今宁夏银川市)。清顺治十五年(1658)并入宁夏左屯卫。
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。清顺治十五年(1658年)废入宁夏卫。
明洪武十七年(1384)置,属陕西都司。治所在宁夏城内(今宁夏银川市)。清顺治十五年(1658)并入宁夏左屯卫。
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。清顺治十五年(1658年)废入宁夏卫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海宁县置,属歙州。治所在南当水口山上(今安徽休宁县西三十里渠口乡)。取旧县名休阳、海宁首尾各一字为名。大业三年(607)为新安郡治。唐武德四年(621)仍属歙州。七年(624)
北魏置,属盐州。治所在大兴县(今陕西定边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定边县、宁夏盐池县和内蒙古鄂托克旗部分地。西魏改名五原郡,寻又改为大兴郡。后复为盐州。北魏神䴥四年(431年)平夏赫连昌后置,
在今陕西府谷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府谷县:水塞山“两川夹流,山屹峙川中,因名”。
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北四十里皇寺镇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》: 黄寺堡,“明时大名兵备道防秋处”。
①又作插汉和邵、察罕和硕。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(百灵庙)南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5喀尔喀右翼部:“旗北三十里有白云山,蒙古名察罕和硕。”②在今安徽泾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泾县:白云山“在
在今河南嵩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8嵩县:白杨关“有戍兵”。
一名小章村。在今河北辛集市北四十四里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二》:生章村“在束鹿县,有县丞驻此”。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。清光绪 《昌平州志》 卷5: “城西六十里禾子涧,俗称锅顶山。” 今禾子涧东有锅顶山。
一名雪山。在今甘肃省酒泉市南。广义的祁连山亦指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地。因在河西走廓南边。亦称南山。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元狩二年(前121),“去病至祁连山,捕首虏甚多”。师古注曰:“祁连山即
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南绥州置,治所在四会县 (今广东四会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四会、广宁、怀集等市县地。贞观十三年 (639) 废。唐贞观八年(634年)改南绥州置,治四会县(今广东四会市)。贞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