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丰路

安丰路
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改安丰军置,治所在寿春县(今安徽寿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凤阳、安远、霍邱、蒙城等县间地。明初改为寿春府。


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安丰军置,治寿春县(今安徽寿县)。属河南江北行省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淮南、蚌埠两市及寿县、凤阳、定远、霍邱、长丰、蒙城、怀远、凤台、利辛等县地。至正二十六年(1366年)朱元璋改为寿春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阳关

    五代周显德六年 (959) 置,在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旧城镇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 顺安军“本瀛州高阳关砦”。庆历八年 (1048) 于此置高阳关路安抚使,统瀛、漠、雄、贝、冀、沧、承、静、保定、乾宁

  • 白鹤江镇

   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北二十八里白鹤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青浦县“黄渡镇”条下:“又白鹤江市,在县北三十二里,北接嘉定县界。”清时有把总驻守。

  • 京赣铁路

    由江苏南京通江西,即宁赣铁路东段。1936年 11 月,分皖段、赣段同时兴筑,至 1937年底,安徽境内从宣城修到歙县,计160公里; 江西境内从贵溪修到陈营 (今万年县),计49.9公里。由于抗日战

  • 拉多宗

    又作拉妥、拉托克、纳夺。治所即今西藏昌都县东北拉多。“拉多”,藏语意为神雷。原西藏地方政府置,治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东北拉多。1960年与昌都宗合并,改置昌都县。

  • 晋城

    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普通六年 (525),“司马董当门破魏晋城”。即此。唐初曾置平晋县于此。确址未详,疑在今河南省新野县或邓州市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普通六年(525年),董当门攻

  • 乌第河

    亦作兀的河、乌底河、无底儿河。源出外兴安岭,东流入鄂霍茨克海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北部之乌第河。清康熙二十八年(1689)中俄《尼布楚条约》:“惟界于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应如何分割,

  • 六诏汛

    即今云南砚山县东北六诏。旧属文山县,清时有外委戍守。

  • 别十八里

    即别失八里。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“遣侍卫新附兵千人屯田别十八里,置元帅府即其地总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那哈完的

    一作你诃温多城。即今伊朗西部哈马丹西南纳哈万德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那哈完的”。

  • 路南州

    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置,属澂江路。治所即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。当地彝语称鲁乃,“鲁”为石头,“乃” 为黑色,意即长满黑石头的地方。明属澂江府。1913年改为路南县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