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乡县

安乡县

①南朝梁置,为义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南安乡县西南。隋大业初属澧阳郡。唐属澧州,贞观元年(627)移治今安乡县。元属澧州路。明属澧州。民国初属湖南武陵道。1916年属湘江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

②北周改鱼泉县置,为安乡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万县市。后改为万川县。

③一作安昌县。唐贞观十一年(637)置,属河州。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市西。仪凤元年(676)移于今甘肃临夏县西南大夏河东岸。天宝元年(742)改名凤林县。

④元初升安乡关置,属河州路。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北莲花乡。元末废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北周改鱼泉县置,治今重庆市万州区东、长江南岸。为安乡郡治。后改名万川县,移治今万州区。(2)元升安乡关置,治今甘肃省临夏县西北。属河州路。元末废。(2)今县名。在湖南省北部、澧水下游,濒临洞庭湖,北与湖北省毗邻。属常德市。面积 1087 平方千米。人口57.9万。辖8镇、1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西汉为孱陵县地。东汉析孱陵县置作唐县,治今县城北,属武陵郡。东晋侨置南义阳郡,治所在今县城西南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平陈废南义阳郡,置安乡县,又改作唐县为孱陵县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省孱陵县并入安乡县,治今县城西南。南宋建炎二年(1128年),治所迁至今县城南一里处;绍兴十三年(1143年)再迁至今县城。元属澧州路。明洪武初属澧州府,洪武二十九年(1396年)属常德府澧州,三十年属岳州府澧州。清属澧州直隶州。1914年属武陵道,1916年属湘江道,1922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常澧专区,1950年属常德专区,1968年属常德地区,1988年属常德市。明隆庆《岳州府志》载,“县境左挹洞庭,右接兰澧”,因取“洞庭、兰澧诸水各安其流”之意名县。地处洞庭湖平原北部。澧水、松滋河、虎渡河、藕池河西支等河流及其港汊网络全境,湖泊星罗棋布,构成水乡风貌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棉为主,并产油菜籽、湘莲、鱼、猪等。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。工业有纺织、食品、化工、造纸、建材和农业机械等。岳常公路经此。澧水、松滋河、虎渡河常年通航。古迹有汤家岗、划城岗、庹家岗等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婺州路

    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婺州置,二十一年 (1284) 后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金华县 (今浙江金华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金华江流域及兰溪、浦江诸市县。至正十八年 (1358) 朱元璋改为宁越府。元

  • 杜坞河

    一名池口河。即今安徽贵池市西秋浦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贵池县:池口河“一名杜坞河。《志》云,城西四里有杜坞山,以唐杜牧尝游此而名,河流经其下也”。

  • 埇坎地面

    在今吉林珲春市北、汪清县东南磨盘山一带。《明孝宗实录》 卷197: 弘治十六年 (1503),“阿速江卫并埇坎、苏分地面野人……俱欲朝贡”。即此。

  • 和集镇

    唐置,属黎州。在今四川甘洛县西北。乾元二年 (759) 改置大定城。

  • 大獒山

    亦名大蹲山。在今安徽绩溪县北,西接旌德县界。宋淳熙《新安志》卷5绩溪县:大獒山“在县北六十里。高四百仞,周百里。旧说以为上排层汉,前压澄潭。蹲形矫首,如獒猛犬焉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6徽州府:大獒山“前

  • 半截沟

    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半截沟乡。产沙金及铁。清张凤台《长白征存录》卷3:“金华镇旧名半截沟,镇为长白府西屏,层峦叠嶂,环绕如围,去年新设市廛,商贾日增。”集镇名。在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南部。金华

  • 方村镇

    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三十八里方村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获鹿县图:东南有方村。(1)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东南部。面积20.9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方村,人口7230。1953年设乡,

  • 磁礇

   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海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 “松下镇” 条: “东有磁澳,为倭寇出入之冲。嘉靖三十八年,议拓寨置城。隆庆三年,始就。周二里。有四门”

  • 王甫营

    在今天津市宝坻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宝坻县:王甫营,“官军巡戍处”。

  • 迪口

    即今福建建瓯市东南迪口镇。清时建安县丞驻此。即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南迪口。清建安县丞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