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远镇
①北宋置,属灵州。即今宁夏平罗县南姚伏镇。西夏于此置定州。
②一名猪嘴堡。元废定远县为镇,即今甘肃榆中县西北四十里定远乡。
宋初置,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东南。为河外五镇之一。至道中曾建为威远军。约咸平四年(1001年)地入西夏,后置定州。蒙古废。
①北宋置,属灵州。即今宁夏平罗县南姚伏镇。西夏于此置定州。
②一名猪嘴堡。元废定远县为镇,即今甘肃榆中县西北四十里定远乡。
宋初置,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东南。为河外五镇之一。至道中曾建为威远军。约咸平四年(1001年)地入西夏,后置定州。蒙古废。
亦作达呼尔部。明末清初索伦部之一部。以达呼尔族组成。分布于今黑龙江中游及精奇哩江流域。住地包括今俄罗斯阿穆尔州。17世纪中叶,坚决抵抗沙皇俄国入侵者。19世纪50年代后,部分内迁今兴安岭嫩江流域。
①在今四川筠连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筠连县: 亭台山在 “县南二十五里。山形壁立,状若亭台”。②又名台山、荆山。在今甘肃灵台县北。《魏书· 地形志》 泾州赵平郡鹑觚县: “有亭台山。”
在今陕西志丹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保安县:九吾山在“县西五十里。上有湫,岁旱不竭”。
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梵净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22思州思王县: “思邛山在县东南,连思邛水。”
即喀喇沁中旗。旗府驻地大城子 (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城子镇)。
又作同源墟。即今江西临川市西北四十里桐源乡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2: 临川县西有桐源墟。
在云南大理寺北二十里点苍山麓。明代至今称感通寺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111: 感通寺 “在点苍山。旧名荡山寺,又名上山寺。有二礼拜石,上有手足痕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6大理府: 威通寺 “在点苍山四峰
在今山西洪洞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赵城县: 罗云山 “在县西四十里。山高耸,尝有云气舒布于其上。一名七佛峡”。
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西北部,祝融峰东。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衡山“芙蓉峰最为竦杰, 自远望之,苍苍隐天”。
即今河南滑县东南万古镇。居民分居万古沟两侧,称西万古、东万古。民国《重修滑县志》卷6:“东万古,距城五十里”;“西万古,距城五十里。”(1)在河南省滑县东南部。面积110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