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宜都县

宜都县

南朝陈天嘉元年 (560) 置,为宜都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枝城市。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改名宜昌县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复名宜都县,为江州治。后属硖州。元属硖州路。明属夷陵州。清属荆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。1921年属荆宜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1987年改为枝城市。


古旧县名。南朝陈天嘉元年(560年)于汉夷道县城置,治今湖北省宜都市。为宜都郡治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年)改名宜昌县,属峡州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复名宜都县,为江州治;六年为东松州治。贞观八年(634年)改属峡州。元属峡州路。明属夷陵州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改属荆州府。1987年改设枝城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湖口戍

    南朝宋置,在今江西湖口县南侧。当鄱阳湖入长江之口,傍临长江,为军事戍守要地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改设湖口镇。南朝宋置,在今江西省湖口县南一里。当鄱阳湖入长江之口,濒临长江,为军事戍守要地。《资治通

  • 宣化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六合县。即今江苏南京市北浦口镇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8真州: “宣化镇在宣化山之阳,为建康往来津渡之要。晋五王南奔渡江于此,至今谓之五马渡。”②一名宣化店。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北七十六里宣化店镇

  • 哈家嘴

    即今甘肃永登县东南树屏乡驻地。其地产盐,有红、白二色,称为哈盐。民国时设哈家嘴产盐局。

  • 榆溪塞

    亦名榆林塞。秦置,在今内蒙古河套北。《史记·卫将军列传》: 武帝时,“车骑将军 (卫)青度西河至高阙。……遂西定河南地,按榆溪旧塞”。又称榆林塞。秦始皇时蒙恬北伐匈奴,取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,树榆为塞

  • 江陵府

    唐上元元年(761)升荆州置,治所在江陵县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枝江县以东、潜江县以西、荆门市以南地区。南宋曾一度改为荆南府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)改为上路总管府,天历二年

  • 柏柱洋

    又名白鹭洋。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北柏洋乡。1934年为中共闽东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驻地。

  • 邻水

    即今四川邻水县东御临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2渠州:邻水,“《元和郡县志》:在邻水县。其源出县东邻山县二十六里,中有大碛,悬流十丈,奔急若惊湍电泻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邻水县:邻水“在县治东。自大竹县境

  • 山商县

    1946年8月陕甘宁边区由山阳、商南二县析置,治所在竹林关(今陕西丹凤县东南竹林关)。1948年8月裁撤。旧县名。豫西解放区设。1946年由山阳、商南两县及丹凤县部分地区析置,治今陕西省丹凤县竹林关。

  • 忠山

    古名宝子山、宝山。即今四川泸州市西忠山。南宋庆元间建诸葛武侯庙于宝山,明改为大忠山。《清一统志 · 泸州》: 宝山,“ 《旧志》:山在州西一里。即州城后之枕山,明又改名大忠山”。在四川省泸州市西郊。明

  • 制置城

    即今江西新干县城。原名市南村。五代杨吴时为都制置使治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临江府新淦县: 制置城 “即今县治。《志》 云,唐常置虔、吉五州巡简使于新淦。五代梁开平四年,杨吴亦置制置院于此。《五代史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