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堡镇
又称宣家堡。即今江苏泰兴市北二十八里宣堡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泰兴县北有宣家堡镇。
在江苏省泰兴市西北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宣家堡,人口4800。传因北宋名将岳飞部下一宣姓将领在此筑堡抗金而得名。1949年设宣堡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8年置镇。2000年孔桥乡并入。产小麦、稻、玉米、蚕茧、油菜籽、淡水鱼。特产银杏。有制鞋、缫丝、饮料、纺织、丝毯加工、阀门、铸造、仪表、标准件等厂。宁通高速公路及泰大等公路经此。
又称宣家堡。即今江苏泰兴市北二十八里宣堡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泰兴县北有宣家堡镇。
在江苏省泰兴市西北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宣家堡,人口4800。传因北宋名将岳飞部下一宣姓将领在此筑堡抗金而得名。1949年设宣堡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8年置镇。2000年孔桥乡并入。产小麦、稻、玉米、蚕茧、油菜籽、淡水鱼。特产银杏。有制鞋、缫丝、饮料、纺织、丝毯加工、阀门、铸造、仪表、标准件等厂。宁通高速公路及泰大等公路经此。
又名脊现关。在今安徽安庆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安庆府二》: 脊现关 “在怀宁县北十八里脊现岭上。县北连山迤逦,至此而为狭岭,置关其上,以扼舒庐之要。按脊现关亦作集贤关”。为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的重要战场。
在今福建福安市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安县: 岩湖嶂 “高广皆数十仞,其平如掌,容数百人。半岩有穴,亦容数十人。下有湖,名曰岩湖”。
即今山东莱西市(水集镇)。旧属莱阳县,1940年于此置莱西县。
在今四川旺苍县南。《宋史·王全斌传》:乾德二年 (964) 伐蜀,“全斌由罗川趋深渡,与(崔) 彦进会”。
西魏置,治所在曲水县(今甘肃文县西)。隋开皇初废。西魏置,治曲水县(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南岸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文县,四川省松潘、平武等县地。后废。
即西安门。又名平门、便门。汉长安城南面西头一门。王莽改名信平门。
①北魏正光五年(524)置,属渭州。治所在黄石县(西魏改名长城县,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平凉市中部地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唐南诏置,属拓东节度。治所即今云南嵩明县。宋大理改嵩盟部。(1)北魏
即今山东龙口市东北四十九里诸由观镇。清同治 《黄县志》 有诸由铺。1984年设镇。
即碎叶水。今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境内之楚河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“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,至素叶水城。” 城以水名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·石国》: “圆千余里,右涯素叶河。”
即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。顾炎武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卷117《西域土地人物略》:“阿剌木又西百里为叉力失城。叉力失西百里为哈喇哈失铁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