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宁府
元初改宣德州置,治所在宣德县 (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区)。中统四年 (1263) 改为宣德府。
元初升宣德州置,治宣德县(即今河北宣化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涞源、蔚县、阳原、宣化、怀安及山西省灵丘等县地。太宗七年(1235年)改为山西东路总管府。
元初改宣德州置,治所在宣德县 (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区)。中统四年 (1263) 改为宣德府。
元初升宣德州置,治宣德县(即今河北宣化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涞源、蔚县、阳原、宣化、怀安及山西省灵丘等县地。太宗七年(1235年)改为山西东路总管府。
唐光化元年(898)置,在今浙江临安县城。《新五代史·吴越世家》:钱鏐既贵,“宴故老,山林皆覆以锦”,故名。天复元年(901)改为衣锦城。
亦作龙鹤山。在今四川丹棱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丹棱县:龙鹄山“在县北十五里。山高耸。宋李焘父子读书于此。一名龙鹤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眉州》:龙鹄山“上有天柱峰,下有龙涎洞。宋李焘少时读书于此,筑室曰巽
在今广西罗城么佬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天河县:江口渡“在县南二十里。通道所经”。
南朝宋大明五年 (461) 分宁都县置,属南康郡。治所在今江西宁都县西五里。隋初废入宁都县。开皇十八年 (598) 复改宁都县为虔化县,属虔州。治所即今宁都县。大业初属南康郡。唐属虔州。南宋绍兴二十三
①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安平。北宋皇祐元年 (1049) 改为安平州。②唐置,治所即今云南祥云县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祥云县大部地。天宝后废。(1)唐羁縻州。开元以前置,治今云南省
即今吉林永吉县西北大绥河镇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5吉林府《屯镇》:正西“四十五里大水河屯”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吉林永吉县:“县属大水河,位于县市与长春道路上交叉点。”
在今山西宁武县东五十里盘道梁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崞县: 盘道梁堡 “在宁武关东百里,有新旧二城,旧城创筑于嘉靖三十二年,万历十三年增修。二十三年以旧城地势低洼,又改筑新城于边内,周 一里有奇”。
即浮山、浮度山。在今安徽枞阳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25桐城县: “符度山在县东九十里。其山岭三岩下,约容三五十人,及天井一所。泉常如霢霂,下通深潭。”
清雍正十一年(1733)置,属镇远府。治所即今贵州台江县。1913年改为台拱县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年)设台拱寨城,十二年置厅,治今贵州省台江县。属镇远府。1913年废厅改县,1941年改名台江。
①在今四川夹江县东北二十里复兴乡南,道通青神县。明正德 《四川志》 卷19: 夹江县北有板桥铺。②即今贵州遵义县 (南白镇) 北板桥镇。清道光《遵义府志》 卷6遵义县: 板桥场在 “城北七十五里”。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