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丙山
亦作小景山。在今陕西略阳县南,与大丙山相接。《寰宇记》卷135兴州顺政县:“大景山、小景山,景字本为丙,国讳改之,并在县东南七十里。”
亦作小景山。在今陕西略阳县南,与大丙山相接。《寰宇记》卷135兴州顺政县:“大景山、小景山,景字本为丙,国讳改之,并在县东南七十里。”
亦作哥富州。唐置羁縻州,属安南都护府。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安沛西北。后废。唐置,治今越南安沛省镇安附近。属安南都护府。后废。
在今江苏响水县南五十七里废黄河北岸。金章宗明昌五年(1194)黄河夺淮入海之口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 引《河防志》:云梯关“乃黄淮入海故道。相传旧时关外即为海口,所以立关设营,有守备驻扎。关以外舟楫
在今江西定南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定南县:五虎岩“在县城(今老城镇)东南,接和平县界。《志》云,县城南隔河不一里,以山顶分水为界,即和平县境,为江、广分界处”。
即今山东济南市西十里段店镇。 明刘 《历乘》 卷5: 段店在 “城西十八里,长清必由之路”。1984年设镇。
①战国楚邑,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。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:楚顷襄王二十年(前279),“秦拔、西陵”,即此。②三国魏武帝陵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临漳县“
在今湖北咸丰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金峒安抚司:两会溪在“司北五里。即积玉山溪涧所会流也”。
明洪武三十年(1397)置,永乐初属后军都督府。治所在今河北张北县。辖今河北张北县地。永乐二十年(1422)移治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,属北平行都司。清废。明洪武三十年(1397年)置,治今河北省张北
在今湖南江永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二》: 祖山冈营 “在永明县东南,接广西富川县长桧村界。设把总戍守”。
明洪武三年 (1370) 升靖州为府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永平县 (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、通道侗族自治县、会同县、绥宁县及贵州天柱县地。九年 (1376)复改靖州
在今江苏镇江市。《宋书· 武帝纪一》: “旭孙生混,始过江,居晋陵郡丹徒县之京口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