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南海洞穴遗址
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南五十二里北楼顶山东麓,面临小南海,是一处岩溶洞穴。1960年3月修小南海水库时发现。洞口宽3米,高2.5米,深约50米。文化层厚6米,堆积分五层。出土七千多件人工打制石器及各种动物化石,并发现灰烬。动物化石有野驴、披毛犀、羚羊、驼鸟蛋等。是河南省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。
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南五十二里北楼顶山东麓,面临小南海,是一处岩溶洞穴。1960年3月修小南海水库时发现。洞口宽3米,高2.5米,深约50米。文化层厚6米,堆积分五层。出土七千多件人工打制石器及各种动物化石,并发现灰烬。动物化石有野驴、披毛犀、羚羊、驼鸟蛋等。是河南省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。
北宋熙宁五年(1072)置,在今浙江临海市东杜桥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台州黄岩县有“杜渎盐场”。元名杜渎监。明初改设盐课司驻此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置,在今浙江省临海市东南杜桥镇。元置杜渎监,
①在今河北柏乡县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柏乡县:“西有千金渠、万金堰,开元中,令王佑所浚筑,以疏积潦。”②东汉时所开引谷水东流之人工渠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。《水经·瀍水注》:“谷水自千金堨东注,谓之千金
即今湖南衡阳县(西渡镇)西南汇水乡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衡阳县图:县西南有汇水。
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北。一说在今兴文县东北。《明史·朱燮元传》:天启三年(1623)讨奢崇明之乱,“连拔麻塘坎、观音庵、天蓬洞诸砦”。即此。
北宋置,属江津县。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八十里。
即今青海兴海县西南与玛多县交界之苦海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多罗池“在西海西南三百五十余里。周一百五十余里”。
明建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阿姆贡河(恒滚河)口对岸山上。永乐七年(1409)建立奴儿干都司后,内官亦失哈等多次奉命至其地,对当地少数民族进行宣谕抚慰。十一年亦失哈第三次至奴儿干时,在
即今山西汾阳县北之禹门河。源出县西北张家堡西,东南流入文峪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汾阳县: 禹门河在 “城西十里。西山诸溪之水会流于此,谓之河口,伏流潜注,东入于文湖。相传禹导洪水至此,因名”。
在今广东顺德市西杨滘村,西近南海市。清咸丰《顺德县志》卷5:津渡有“杨滘”。
即今浙江岱山县(高亭镇)西北二十里东沙镇。清光绪《浙江省沿海图说》岱山:“中小轮船东沙角亦可停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