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岔口镇

岔口镇

即今山西永和县东北岔口村。《清一统志·隰州》 “桑壁镇”条下:“又县北四十里有岔口镇。”


在安徽省歙县东部。面积41.2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岔口,人口 1240。因处大源、小源两溪汇成大洲源之口得名。1952年设岔口乡,1958年属岔口公社,1983年复设岔口乡,1992年井潭乡并入置岔口镇。地处天目山西麓山区。产茶叶、蚕茧、山核桃、板栗、青枣。有制茶、榨油、缫丝等厂。有公路至大阜接徽杭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街泉县

    西汉置,属天水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西北。东汉废。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 略阳县有 “街泉亭”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,属天水郡。东汉废。

  • 唐模镇

    即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北潜口乡东塘模。清道光 《徽州府志》 卷2: 歙县二十一都有塘模村。民国 《歙县志》 图: 西北较大村镇有唐模。

  • 沃干岭

    即沃干坂。在今甘肃兰州市南五十里。《晋书·张骏传》:东晋咸和初,张骏遣韩璞、辛岩等攻秦州诸郡,前赵刘曜遣其将刘胤来拒,屯于狄道城。“韩璞进度沃干岭……于是率骑三千,袭岩于沃干岭,败之。璞军遂溃”。即此

  • 枫坑营

    在今广东清远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清远县: 枫坑营 “在县西南,接三水县界,西防四会之瑶。其相近有塘角、蚊虫石、大庙峡、黄流寨、石角、河村等营”。

  • 赤眉城

    ①即今河南伊川县东北二十八里许营村。《水经·伊水注》:“来儒之水又西南径赤眉城南。”即此。②即今河南内乡县北赤眉镇。清康熙《内乡县志》卷2《市集》:“赤眉城,北三十里。”

  • 麦杂蛇湾寨

    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麦扎乡(色湾)。清雍正四年(1726)置麦杂蛇湾寨土千户。

  • 马五寨

    在今宁夏清王定安灵武县南。《清史稿·刘松山传》:同治九年(1870),广东提督刘松山镇压回民起义,“先破石家庄,督攻马五寨”,中飞炮死于此。

  • 布尔津河

    一名博喇济河。为额尔齐斯河支流。在今新疆布尔津县东北。源出县北阿尔泰山友谊峰,西南流至县城西北,入额尔齐斯河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5:额尔齐斯河“北会博喇济河。博喇济者准人名也。旧居于此,因以名河。

  • 承天门

    唐长安宫城的正南门,也是太极宫的正门。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城内莲湖公园莲湖南岸偏西的南侧。隋开皇二年 (582) 建,初名广阳门,仁寿元年 (601) 改名昭阳门,唐武德元年 (618) 改为顺天门,神龙

  • 石涧镇

    即今安徽无为县北四十里石涧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无为州:石涧镇在“州北四十里。旧置巡司于此”。(1)在安徽省无为县北部。面积82平方千米。人口4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涧埠,人口 5000。地处山石溪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