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门山
在今浙江海宁市(硖石镇)西南八十里钱塘江中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: 岩门山,“山上有塔,宋设盐场于此”。
在今浙江海宁市(硖石镇)西南八十里钱塘江中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: 岩门山,“山上有塔,宋设盐场于此”。
清乾隆二十四年 (1759) 平定准噶尔、大小和卓木叛乱后,改西域为新疆。二十七年 (1762) 设伊犁将军 (驻伊犁,今新疆霍城县)。统天山南北广大地区,包括今额尔齐斯河中游,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直至
即今广东五华县。清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90:长乐县有水寨墟。1952年县治由华城镇迁治此。
吐蕃筑,在今甘肃临潭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大历三年 (768),“凤翔节度使李抱玉使右军都将临洮李晟将兵五千击吐蕃,……至临洮,屠吐蕃定秦堡”。即此。在今甘肃省临潭县西。唐大历三年(768年)李抱
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六十里竹溪河北岸。清有把总驻防。
军镇名。北魏延兴二年(472)置,与东荆州同治朗陵(今河南确山县南十八里任店镇)。《魏书·韦珍传》:桓诞降,“以诞为东荆州,令珍为使,与诞招慰蛮左。……以奉使称旨,除左将军、乐陵镇”。太和十年(486
即今山东章丘市北五十四里辛寨乡。清光绪《章丘县乡土志》有辛家寨镇。
清初改平州六洞长官司置,属都匀府。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。康熙五十五年(1716)废。清初改平州六洞长官司置,治今贵州省平塘县。康熙五十五年(1716年)废。
明置,属海陵监。在今江苏海安县东六十八里旧场乡。清雍正年间,因海潮泛滥,盐场迁今角斜镇。有盐大使驻此。
亦作喀尔哈。清康熙二十五年(1686) 置,在今黑龙江省嫩江县东北塔溪乡。《清 一统志·黑龙江》 “布克依站” 条下: “科洛尔站,又七十六里至喀尔喀图站。”
五代晋天福四年 (939) 分郴州置。治所在平阳 (今湖南桂阳县)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61桂阳军:“以其在桂洞之南,故曰桂阳。” 辖境相当今湖南桂阳、蓝山、嘉禾、临武等县地。南宋绍兴三年(1133) 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