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安场
五代南唐保大九年 (951) 置,属建阳县。即今福建武夷山市 (崇城镇)。北宋淳化五年 (994)升为崇安县。
五代南唐保大九年(951年)置,即今福建省武夷山市驻地崇城镇。属建阳县。北宋淳化五年(994年)升为崇安县。
五代南唐保大九年 (951) 置,属建阳县。即今福建武夷山市 (崇城镇)。北宋淳化五年 (994)升为崇安县。
五代南唐保大九年(951年)置,即今福建省武夷山市驻地崇城镇。属建阳县。北宋淳化五年(994年)升为崇安县。
在今江西乐安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10抚州崇仁县: 杯山 “在县西南一百四十五里,以山顶如杯为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: 杯山 “在乐安县西北八十里。……龙义水出此。山北为界岭,接丰城县界”。又
北宋置,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6南安军南康县有 “南埜”镇。
①西晋置,属九真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境。南齐废。②北魏置,属咸阳郡。治所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十里。西魏大统四年(538)为宁夷郡治,恭帝三年(556)改为秦郡治,北周属咸阳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
西汉景帝中六年 (前144) 分梁国置,治所在定陶县 (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)。封孝王子不识为济阴王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、东明等县地。建元二年 (前 139) 改为济阴郡。甘露二年 (前52)
在今湖北安陆市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安陆县: 蔽山 “山如屏嶂,遮蔽南北,其阴即应山县界”。
即今湖南浏阳市东北六十里永和镇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29载:浏阳县东有“永和市”。市镇名。在台湾省台北县中部、台北盆地南部、新店溪南。面积5.6平方千米。人口约22.8万。市公所驻店街里。1958年由
元置,属播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湄潭县东。明属播州宣慰司。万历二十九年 (1601)省入湄潭县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湄潭县东。属播州宣慰司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湄潭县一带。明万历年间废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兴安县置,为利州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广元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2绵谷县: “因县东南绵谷为名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为义城郡治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利州治,天宝元年(
在今广东东莞市北十里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73兵防:东莞县有“左哨二司把总一员,分防大汾汛”。
即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的塔米尔河。源出杭爱山,其北源为霍伊图塔米尔河,南源为乌尔图塔米尔河,东北流合为一河,入于鄂尔浑河。《清一统志·喀尔喀》: 塔米尔河 “有东西二河: 一源出鄂尔坤河源西杭爱山北,一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