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嵛山

嵛山

①一名大嵛山。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大嵛山。《清一统志·福宁府》: 嵛山 “在霞浦县东南海中。山高而中坳,形似钵盂,旧名盂山。中有三十六澳,地肥饶,居民稠密。明洪武间,周德兴以其孤悬海中,尽徙其民于内地,澳遂荒废”。

②即俞山。在今湖南永州市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零陵县: 嵛山 “以高秀逾众山而名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烟墩墟

    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北七十里烟墩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: 灵山县西北有烟墩墟。

  • 隋堤 (隄)

    隋大业元年 (605) 开通济渠,沿渠筑堤植柳,世谓之隋堤。《清 一统志·开封府二》:隋堤 “一名汴堤。隋大业元年筑,西通济水,南达淮泗,几千余里,绕堤植柳。明正统、景泰间重筑,镇以铁犀。亦名三里堤,

  • 四明驿

    ①在今浙江宁波市城区月湖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:四明驿“在府治西南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作“四明水驿”。近代始废。②在今福建罗源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罗源县“应德镇”条:四明驿“宋建炎三年,置

  • 唐崖宣抚司

    元末明玉珍改唐崖军民千户所置,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北三十五里唐崖司镇。明洪武六年 (1373) 复改长官司。

  • 临机 (機) 县

    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崖州。治所在今海南省临高县东北。开元元年 (713) 改名临高县。

  • 天州

    元改羁縻添州置,属来安路。治所即今广西百色市。明初废。

  • 建安典船校尉

    三国吴置,属建安郡。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。西晋太康三年 (282) 改置原丰县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 晋安太守: “原丰令,晋武帝太康三年,省建安典船校尉立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29福州:“吴于此立曲 (典)

  • 台湾铁路纵贯线

    又称西干线。从基隆至高雄。全长408.5公里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建成。

  • 范阳郡

    ①三国魏黄初七年 (226) 改涿郡置,属幽州。治所在涿县 (今河北涿州市)。《寰宇记》 卷70涿州: 范阳郡 “取汉涿县在范水之阳以为名”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东,永清以西,霸州、保定、紫荆关以北

  • 平舟县

    1913年移都匀县治此,改为平舟县,属贵州黔中道。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1942年与大塘县合并,改置平塘县。旧县名。本旧都匀府附郭首县都匀县。1912年裁县并府。1913年废府复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