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巩县

巩县

秦置,属三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5巩县:“按《尔雅》:‘巩,固也’。四面有山河之固, 因以为名。”西汉属河南郡。北魏泰常八年(423)属荥阳郡。东魏天平元年(534)属成皋郡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复置,属洛州。移治今巩义市东北老城。大业初属河南郡。唐属河南府。金属金昌府。元属河南府路。明属河南府。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28年徙治东站镇。1963年徙治孝义镇(今巩义市)。1991年改设巩义市。


古旧县名。秦置,治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。属三川郡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复置,移治今巩义市东北巩县老城。属河南郡。唐、五代、宋均属河南省。元、明、清属河南府。1928年迁站街(今巩义市东站镇)。1963年移孝义镇(今治)。1991年撤销,设立巩义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万年县

    ①西汉高帝分栎阳县置,与栎阳县同城而治,属左冯翊。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阎良区武屯乡古城村。北周明帝二年(558)移治长安城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, 与长安县同为京兆郡治。隋开皇三年(583)移治今西安

  • 观音桥河

    即县河。今安徽含山县南之得胜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含山县:县河在“县南一里。一名观音桥河。县西北诸山涧之水,会流至城西二里,合清江断涧,其流始大,可以通舟,又东至和州新河口入大江”。

  • 大明寺

   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岗中峰上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7扬州:“平山堂在州城西北五里大明寺侧。”相传寺建于南朝宋大明间,故名。唐高僧鉴真大师居住和讲学于此。今寺为清同治年间建。鉴真为扬州人,东渡日本传教,将

  • 罗家埠

    即今安徽庐江县北罗埠乡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二》: 罗家埠 “在庐江县北二十五里”。

  • 刘夏镇

   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二十六里刘夏村。近年在村北出土有商代早期印纹陶罐、瓿及东周时代各种纹饰的印纹硬陶片、原始青瓷片等。被定为刘夏文化遗址。

  • 牛塘

    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。《明史·常遇春传》:元末从元帅徐达取常州,“吴兵围达于牛塘,遇春往援,破解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作“游塘”。

  • 回岐山

    在今广东清远县西南,与三水市接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清远县: 回岐山“在县西南八十里。古名观岐,高耸数十仞,逶迤环抱,有回顾县治之状。下有岐水。回岐驿设于此”。

  • 天印山

    即方山。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南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“方山”条引《丹阳记》载:“形如方印,故曰方山,亦名天印山。”见“方山(2)”。

  • 火石垭

    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火石乡。同治《酉阳直隶州志》卷4酉阳州:火石垭场在“州西北二百四十里”。清设州判。民国设县佐。

  • 客星山

    ①即今浙江慈溪市西南二十里陈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余姚县: 陈山在 “县东北十里。高千余仞,少石,饶草木。远望卓削,至其巅则正平。相传子陵尝居此,一名客星山”。②在今湖北恩施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